本版导读
水!水!水!
——陕西水资源状况调查(一)
(上接一版)
陕西是一个水资源并不富裕的地区。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十九位,人均127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关中地区人均水资源38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陕北地区人均750立方米,是全国的1/3,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基本需水线。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是我省水资源的总体态势。我省70%的水资源在陕南地区;70%集中在汛期7到10月,集中在汛期的不是大雨就是洪水很难利用。
开发水利资源曾是解决用水和缓解用水紧张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这一有效手段目前在我省的“威力”却并不大。据了解,由于多年的开发,今后我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近60亿立方米,其中陕南占80%以上,关中、陕北可开发利用量已经十分有限,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目前,全省蓄水工程供水量只占总供水量的16%,全国平均水平是27%。
近二十年来,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挤占农业用水、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水的基础上的。沿渭河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城市城区地下水超采4千多万方。目前,西安市地下水位下降了80到140米。目前,关中盆地地下水蓄变量较上年度减少1.4528亿立方米,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0.37米,咸阳等主要漏斗区仍在扩大。整个关中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西安市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0.32米,宝鸡市埋深平均下降0.1米,咸阳市埋深平均下降0.57米,渭南市埋深平均下降0.37米。关中盆地地下水蓄变量减少1.4528亿立方米。
“干渴”已成为制约陕西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因素。据测算,目前全省年需水量112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只有91亿立方米。到2010年全省用水量预计增加到138亿立方米。而到2020年、2030年,即使在大幅度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全省对水的需求仍将达到168亿立方米和176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未来20年陕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