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14日
头版
01

7414厂:民品大视野

2005年6月8日,7414厂与国内汽轮机三大制造商之一的东方汽轮机厂在西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标志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正式建立。

此前,7414厂为东方汽轮机厂加工的轴承箱、隔板、低压加热器等产品取得对方质量许可,双方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并在2004年底签订了轴承箱合同12台,合同标的额700万元。这次,双方战略柜架协议的签订,确定了合作领域——轴承箱、隔板、新技术应用与交流,明确了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技术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新原则。双方的友好合作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也是7414厂在发展民用产业大客户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2002年末,7414厂新领导在认真分析了企业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民用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一场以重要民品整合为核心的工厂资源整合大行动由此拉开。这种整合,不单是对民品资源进行重组调整,更从组织形态、组织结构上按照产业、行业发展规律来配置人、财、物等资源,与市场经济接轨,并很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武器装备建设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新机制在压力容器分厂内可以说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作为7414厂较早从军品线剥离出来的以民品承制为主的单位之一,压力容器分厂迄今已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在这十余年的发展中,压容分厂在辗转中徘徊,甚至一度止步不前。2004年,全年完成产值1100万,销售收入843万,是什么使压容分厂在2004年从上年度亏损80万元到当年扭亏为盈,焕发生机的呢?该分厂厂长胡世民颇有感慨地说,压容目前所取得的突破,关键是机制解除了职工长期以来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让每个职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自建厂以来,压容分厂人员数量一直保持在90人左右,生产任务多时,有40余人在一线干活,生产任务少时,还是这些人干在一线,久而久之,有些职工认为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少了忧患意识,多了自暴自弃;有些职工怨天尤人,主人翁意识日渐淡漠,精神状态日益消沉。从2004年3月18日起,为了完成一项182万的合同,在设备条件无法满足紧迫的生产任务需要的情况下,容器分厂决定采取“两班倒工作制”,想方设法抓产出。一些职工对此做法抵触情绪很大,觉得在容器没有这种先例,也有一些职工认为分厂是在作“秀”,是做给厂里看。面对职工的不理解,分厂领导没有退却,不厌其烦地讲形势,讲任务,耐心地做工作。当实行两班倒后,在短短50天时间容器分厂完成了以往近半年的产值,看着一堆堆钢铁变成产品,看着一件件产品变成惊人的数字时,职工们心服口服了。

事实让职工信服,事实让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转变。许多职工克服倒班带来的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作业在现场。家住蓝田的职工,克服节假日乘车不便,按时倒班;在生产任务紧张时,调度员、水压工、探伤工、保管员等二线人员同一线工人一道穿管子、打水压;从未出过满勤的某青工小王破天荒地干了满点;一位长期工作涣散的女工成了独当一面的生产能手;某位老师傅平日里工作漫不经心,现如今却成了分厂的大忙人……

截至目前,7414厂有600多人从事民用产业生产,民用产业产值平均每年以18.7%的速度增长,并逐步介入强势行业。其他传统民品项目份额也在进一步扩大。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