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渭南市污水处理厂
为何建成不投运
9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包括渭南市污水处理厂在内的14家被挂牌督办的污水处理厂名单,笔者近日专程前往渭南市污水处理厂,了解个中原委和整改情况。
据该厂财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渭南市污水处理厂于1998年立项,占地134亩,总投资1.5亿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m3,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2000年年底开工,污水处理规模6万m3/日,投资金额12298万元,其中,利用国债7500万元。2004年11月,一期工程设备安装完毕,今年8月下旬,开始机械、检测及自控系统的调试工作。
当问及“厂子建成后为什么相隔近一年才调试运行”时,这位负责人只一句话“没钱!”他说,按规定,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立方污水,可获得0.36元的处理费(从今年元月一日开始实施,以前为0.16元/m3),但污水处理厂本该从2000年就享用的这笔费用,却一直被建设局下属的自来水公司和市政工程处等单位“代征”,使污水处理厂至今未得到一分钱的污水处理费。而污水处理厂一旦运行,每月光电费就超过10万元,更别说其它费用。在没有流动资金的情况下,污水厂只好停止运行,尽可能减少开销。
渭南市污水处理回用水工程,是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的配套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中水6万m3。工程占地30亩,总投资3527万元,2002年立项,2005年7月破土动工,目前资金到位2400万元(其中800万元为债转贷)。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日常开销均来自回水工程的款项,使正在建设的回水工程资金十分紧张,初步估计,污水处理一期和回水处理工程资金缺口累计超过2000万元,而当地政府又无任何补贴或投入,两面挤压,使渭南市污水处理厂日常工作举步维艰。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渭南市环保局和陕西省环保局,一直给予渭南市污水处理厂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去年至今,它们划拨该厂的“排污征收费”累计超过110万元。另外,渭南市政府也在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9月初,市长曹莉莉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短缺和污水处理费用征收问题,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将由渭南市税务局按0.56元/m3代收污水处理费,然后转给污水处理厂。但因这一议案对污水处理收费变动较大(由0.36元/m3涨至0.56元/m3),牵涉面又广,须举行群众听证会并经物价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渭南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意见》能得以实施,回水处理工程再按期于2007年建成投运,那么经回水处理净化后的水(可广泛用于消防、园林灌溉、道路压尘和工业冷却水),既便按0.80元/m3收费(远低于目前1.5元/m3的水价),也可基本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的补贴,污水处理厂可确保正常运营。
目前,渭南市污水处理厂在两位丹麦专家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机械设备的调试工作,正着手对自控系统的调试,预计整套装置将于十月中旬调试完毕。
(陈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