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01日
经济新闻
02

陕西节能建筑

潜力有多大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最小日照距离不低于1.1H;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0.35;要求节能指标在1980年代初砖混结构多层住宅达到舒适热环境效果,同时节能50%等。

“我国建筑建设目前依然处在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高的‘三高’状态中,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却低下。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陕西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士告诉记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就土地的消耗而言,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有专家指出,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

三大因素制约节能建筑

“我省对节能建筑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试点示范工程,加强发展节能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制定节能的标准体系等。但也存在许多难题,如对既有高耗能建筑的技术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解决资金问题,成为目前推广节能建筑的重点和难点。陕西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日前说。业内人士指出三大因素造成我国建筑节能落后。

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是主要原因。陕西省现还没有设立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和制约,致使建筑节能失去经济政策调控。

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用材用料还是大锅饭状态,例行节约始终强调得不够,建筑的标准方面余量也太大。

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据了解,节能建筑的建筑结构、房屋外壳传导系数的计算以及施工都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一些项目声称是节能建筑,但产品技术也只会限于节能建筑的表面,在通风采光上做点文章,没有顾及深层次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立强力保障和支撑体系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节能建筑究竟能带来多少实惠?陕西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节能建筑采用的围护结构能有效改善居室的热环境,如屋面保温材料、外窗采用中空玻璃保温窗。节能建筑内的人,冬季温暖舒适,即使开空调取暖,它的耗电量也会低于普通住宅。

同时他指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发展节能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

2004年,陕西省墙改办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提供了有力地政策支撑,使全省征收额达到6000万元,取得了历史上的新突破。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陕西省墙改办严格把住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关,达到节能50%的标准。对未达到节能设计标准和不符合国家墙改要求的工程项目,责令设计单位重新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通过节能审查制度,使全省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率达到95%,实现了历史上的新突破。

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比如说对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

有关专家说,陕西节能建筑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筑,另一方面还需对既有的建筑进行技术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到2010年,全省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全省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从而整体提升陕西建筑业的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 张满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