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0日
企业新闻
02

机制创新正改变着771所

(上接一版)“以前我们的科研人员没有节约的意识,设计、试验不计成本,浪费很严重,现在全面推行成本工程建设,对产品成本有了科学、全面的控制。两级管理以后,职工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实现了公平分配。有的职工手巧,技术好,完成的任务量多,工资回报就高,有的甚至高出其他人3-5倍,这样也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我们这里不同情弱者,弱者是自己造成的,只要你努力工作,所里不会亏待你”一个员工告诉记者。

771所是我国重要的微电子研究单位,主要生产军工产品。以前职工的心态是,这个领域就771一个行,其他没人能干。但现在的形势不是这样了,在军品采购上也实行了招标制,在市场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所以转变员工的观念在这个企业是最重要的。

翻开771所的内部报刊《骊山》,署名本报评论员的《转变观念系列谈》文章已经出到第八期了。当前,全所员工已经认清激烈的竞争市场,认清历史上的第一已经过去,认清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已经落后。今后职工的身份也要有企业人转变成社会人,企业与员工之间仅仅是合同关系。对今后的进一步改革,有了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为一个国防军工单位,航天精神时刻在激励着所里的人。在近几年型号任务十分重的情况下,每个员工没有怨言,他们觉得干活第一为的是国家,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特殊的时期建立了771所,就是为国家工作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时刻激励着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所里的经济效益好了,职工理应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职工加班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规定核发加班工资,员工收入也提高不少。

“加班是正常的,任务来了,不能推脱啊,你不生产,国家安全还有保障吗?我们不是仅仅为每月的工资工作的,在我们这里先谈社会效益,再说经济效益。”一名员工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满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