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9日
企业新闻
02

《国企改革新局面》③

科技创新法士特的成长路径

中国第一台重型汽车变速器,中国第一个重型变速器系列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第一家将重型变速器批量出口,中国第一家将齿轮产品打入国际OEM配套领域,中国齿轮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名列第一,重型变速器年产量世界单厂第一……

37年的发展历史,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留下了诸多精彩篇章。法士特靠什么创造的精彩?陕齿总厂厂长、法士特公司总经理李大开铿锵而言:靠科技!

科技,正在成就着法士特的现在,也在决定着法士特的未来。

科技人才——既出力,又获利

2005年9月29日,法士特公司召开企业科技进步暨表彰大会,75万元人民币重奖10名科技人员。重奖科技人员,这在法士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95年7月,李大开临危受命挑起了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厂长的重担,当时企业正值低谷,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严重亏损,一度四个半月发不出工资,职工思想混乱。由工厂科技一线走出来的李大开——法士特第二代重型变速器的成功设计者,深知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对科技创新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人往高处走。当时不少企业由于经营亏损、效益不好,人才纷纷外流。李大开注意到,受外界的影响,自己企业中的一些科技人员也不是没有走的想法。釜底无薪,何谈发展?于是,各种“善待”科技人员的措施相继出台。

1997年,工厂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决定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年一评发放津贴,最高者每月200元。不少职工对此不理解:都是给企业干,公平吗?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过才100元,比国家给的还高,凭什么?李大开收到不少职工来信,强烈要求取消工程技术人员津贴……但李大开坚持这样做了,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年轻科技人员的住房困难,工厂决定挤出资金专门为他们盖起了宿舍楼,让他们搬进了全厂条件最好的住房,还建起了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大学生公寓,使新进厂的大学生住得好,留得住……要知道,当时全厂职工的工资还没有着落啊!科技人员们心中涌起阵阵暖流,企业对咱们是真情真意,不好好干,心里不忍呀!当初也有人“孔雀东南飞”,看到这一切,终于又“凤还巢”了。广大科技人员怀着对企业的寸草之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企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

2001年元月,企业第一次重奖科技有功人员,其中最高的一人获奖5万元。表彰会上,当李大开代表工厂宣布这一决定时,随之而起的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科技产品——既是成绩,又是起点

靠什么让产品在市场上这么火?李大开回答:靠科技创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法士特引进美国技术生产出我国第一代双中间轴重型变速器,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产品。但随着此后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需求,再加上国内不断崛起的新对手和国外不断进入的新技术,法士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与挑战。

市场竞争靠产品,产品创新靠科技。法士特始终不渝地坚持产品的自主创新,不断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设。在企业内部建有专司新产品研发的齿轮研究所,这里的科技人员紧紧盯着市场需求和世界变速器制造的前沿新技术,不遗余力地加速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多年下来,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变速器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在这几年的产品总销量中,新产品已占到60%以上。

当初,法士特引进美国的变速器,只有一个系列、3个品种,仅能配套于10——15吨的汽车。而如今,通过科技创新和自主发展,法士特的重型变速器产品已发展到2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从5档到16档各个档位,广泛匹配于载重量8—50吨之间的各种车型,全面满足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

科技设备——既是原因,又是结果

以原来的设计纲领,法士特重型变速器的年产量为8000台。2004年,实际产量已超过20万台,是原设计纲领的25倍,单厂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是什么力量使法士特重型变速器的产能得以神话般地迅速提升,李大开回答,还是靠科技。

1998年,法士特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咬紧牙关,发奋进取,先后通过了ISO9001、QS9000质量体系贯标认证和美国伊顿公司第二方质量体系评审,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年,企业抓住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投入技改资金6090万元,添置关键设备,并对工艺、工装、制造加工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首批建成五条出口齿轮加工生产线,并重点在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上狠下功夫,推陈出新,提升品质,在产品技术质量性能等各方面始终保持领先一步,实现了由传统汽车零部件齿轮产品出口向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总成产品出口为主导的战略转移,开创了企业国内外市场互补发展的新局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1年和湘火炬合资后,法士特又用新进入的资金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四年来,累计投入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资金10亿多元。

与此同时,法士特公司在其第一生产基地——宝鸡蔡家坡厂区投资4亿元建设的铸、锻造技术改造项目也已全面启动,届时,宝鸡厂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齿轮铸、锻造生产基地。

法士特在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中实现了超越自我的大飞跃。自1999年起,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以不低于100%的速度迅猛增长。2004年,法士特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7.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不含税)25.05亿元;出口创汇3301万美元;产销重型变速器20.04万台。与199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32倍;销售收入增长23倍;出口创汇增长31倍;重型变速器产销量增长41倍。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和改善,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荣登全国齿轮行业纳税“十强”企业榜首。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