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24日
头版
01

史亮 扛起技工教育的大旗

渭南市是我省关中的一个农业大市,每年有近10万考生不能进入高中、大学的大门;更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需要专门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社会和企业对技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省的技工培训又相对落后。面对这个大的市场,谁能扛起技工培训和技工职业教育的大旗?渭南技术学院院长史亮投身技工教育18年,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用行动扛起了渭南技工教育的大旗。

在学院创业的初期,生源是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为了解开这个“死结”,在校内设立招生办的基础上,史亮提出了走出去、跨地区招生的观念。他带领教师到企业找“委培”的学生,到农村大量招收非城市户口的学生。他还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用改革的办法改变旧专业,增设新专业,特别是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们学院开设了棉纺、铸造、缝纫、服装、礼仪等别人不愿意开设的冷门专业结果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他们也从此走出了办学初期的低谷期,迈上了“多层次办学、多专业培训”的发展之路。

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在史亮的事业刚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时,渭南市出现了100余家技工培训机构,和史亮一起分享他创造的技工教育的蛋糕。这时,史亮却一改过去教学的老路,把培训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当成学校办学的宗旨,提出了要让“渭南技工走向全国”的设想。与此同时,他们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通信原理、数电模电、机床线路等26个实验室和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建起了新教学楼和图书信息楼,从硬件上为高质量的教学打下基础;他们还从意大利等国聘请了五名教师来校执教,提高学校与外界的教学交流。他们近几年与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技工供需关系;与“长三角”、“珠三角”加强联系,近几年已向这两个地区输送技工6000余名。

经过18年的努力,渭南技工学院已成为总资产2.3亿元,集技工、中专、高职、成人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史亮曾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今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