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田维宽 力挽狂澜舞“龙头”
1996年7月,田维宽被调往延安市的龙头企业——延炼实业集团公司任总经理时,延炼正处在危难之中。当时,企业生产系统连遭两次火灾,领导班子在短时间内两次易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下滑,到了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为了力挽狂澜,改变延炼的被动局面,市上才把他调过来,希望他在困难中能舞起延安市企业的这个“龙头”。
田维宽到任后,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大胆触及热点问题,果断进行体制改革,实施“严、细、实、紧、高”“五字”管理制度,提出了向管理、向规模、向时间、向质量、向深加工要效益的五条增效的途径。到年底,延炼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7个月的生产欠产,全年加工原油115万吨,实现利税3.8亿元,生产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的遏制。到1997年,延炼就实现利税5.2亿元,成为陕西省第二利税大户。田维宽又一次在危难中力挽狂澜。
其实,今年52岁的田维宽早在陕西企业界就是一个被人们誉为力挽狂澜的人。在他从事企业管理的事业中,每一次被委以重任都是在某企业困难的关键时期。1981年,延安市建设煤矿亏损62万元,职工长期拿不到工资而到上面经常上访,主管部门为此非常苦恼,田维宽在此情况下去该矿任厂长,他精打细算,加强管理,当年就减亏到26万元,第二年还一举扭亏。1990年,组织上又将他调任南泥湾钻采总公司任总经理,当时该矿也是延安市的亏损大户,亏损达38万元。他到任以后,依靠科技、强化管理,并聘请大油田的技术人员,边找储量、边开采,当年生产原油5000吨,实现利税506万元。之后,企业原油生产和经济效益逐年快速增长,到他离任时原油产量达到了10万吨,利税4200万元。
正在南泥湾钻采公司效益非常好的时候,他又一次被调往困难的延炼集团。从1996年到2004年,延炼原油加工能力从不到百万吨扩大到450万吨。因他在延安企业的扭亏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被人们称为“扭亏厂长”,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曾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