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公众欢迎讲真话的书 接触痞子蔡 闲话书籍开本 红楼一叹 夏荷 黄宗英:浪漫之魅 关于唐伯虎的对联 骆驼刺的歌谣 吉林长白山景区 泰山 古城风韵 江南风格的巫山古镇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03

江南风格的巫山古镇

1700年历史的古镇却藏在巫山山脉、长江支流大宁河畔的一个平坝里。一千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水稻;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坪、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而早在公元前227年,大昌就是当时巫县县城的所在地。大昌城修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由当时的知县魏进主持修建,后来又有当地官员陆续修建了三个城门,即东为朝阳门,西为永丰门,南为临济门。而到了清朝道光初年,官员杨佩芝对三个城门进行重修,除了南门仍称临济门外,东门改称紫气门,西门改称通远门。

从现在看来,古镇的规模并不算大,难怪有“袖珍古城”的说法。整座古镇占地约43亩,东西主街长约350米,南北长约180米,布局呈“T”字形的街道,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当地人用“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形容古镇的“袖珍”。

令人称奇的是,袖珍古城中却保存着三峡地区现存的最大古建筑群,而且大部分还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明清建筑。据了解,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明显的江浙风格。

“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的祖籍大都来自湖广一带。”巫山县大昌镇文化站的站长李纪堂告诉记者,据他介绍,他们的先祖从湖广一带移民过来,也将江南的建筑文化带来并保存了下来。

大昌古镇或许还尘封着另一段历史。200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古镇深入考证,初步推断大昌古镇可能就是巴人的都城,而专家推测,大昌古镇地下极可能存在大量不为人知的“宝贝”,所以在古镇拆迁完毕后,考古人员将对大昌地下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发掘,期待揭开古镇的更多辉煌历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