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技改让宏峰重新崛起
目前,陕西航空宏峰精密机械工具公司的二期技术改造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预计该项目到明年就能竣工投产。在企业濒临破产的非常时期,宏峰公司就是依靠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逐步从亏困中走了出来,重新站在了快速发展的起跑线上。
宏峰公司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唯一的螺纹工量具科研、生产专业化企业,曾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到1995年这个曾经有过辉煌业绩的军工企业却走到了亏损的困境中。当年的企业总产值还不到1000万元,生产经营亏损严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来厂的大、中专学生在几年间就走掉了近千人。企业曾被上级部门划入政策性破产企业的行列。宏峰的出路在哪里?几千名职工的希望在哪里?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重新调整经营思路,确立了“以螺纹工量具为主体,以滚珠丝杠和不锈钢量具及其辐射为两翼,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公司发展战略定位,改变了原来“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经营模式。
在通过“工资、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理清生产和科研等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之后,按照公司战略定位,积极争取国家对军工企业的优惠政策,抢抓机遇,统筹规划,把加大技术改造当成企业重新崛起的首要大事来抓。在实施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瞄准国际螺纹工量具的高端市场进行设备配置和改造。早在2001年,他们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靠技改贷款4500万元,引进了52台高精密的数控设备;他们还按照国际螺纹工量具,引进和改造了一大批检测设备,从而使企业一下子成为国内螺纹工量具设计、制造、检测和试验的中心。2004年,为了满足产品对热处理工艺的要求,他们又贷款和自筹资金1600万元,重点对热处理系统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改造,使控温精度达到±1℃,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公司的主导产品便以“高精尖、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其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产品已远销到欧洲市场并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近几年来,由于技改的大投入,为科技创新从设备上提供了方便。他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技术改造的成果,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陆续开发了全磨制丝锥、螺纹槽丝锥、挤压丝锥、螺纹梳刀等一大批新产品。依靠这些新产品,宏峰公司一手抓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增加品种;一手抓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走协调发展之路。连续几年,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都以年平均近30%的速度递增。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