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我从尘世中走来 灯伴夜读梦也香 宝玉与可卿 作品名目入挽联 揭开科学破案的奥妙 游泳阳光 在西藏的蓝天下 海螺沟观景 华阳古镇红色追梦 北京:京腔京韵自多情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03

灯伴夜读梦也香

·郁建民·

“成亦萧何、败也萧何”。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悖论。夜深人静,人们都已酣然入梦,我却难以成眠。我的失眠,缘起于读忆。青少年时期,嗜书成癖,一卷在手,爱不忍释,虽不忘食但动軏废寝。久而久之,竟成晨昏颠倒,夜不思寐的痼疾。但是,书病还须书来治。夜半更深,要想让自己的大脑从纷乱的思绪,烦心的俗虑中安静下来,求得半宿的安眠,最好的催眠药不是利眠宁,安定片等镇静药,而是如衣食布帛一样须臾不可缺少的书报杂志。

回顾平生,岁月匆匆,人生已经过半;往事如烟,淡若春梦无痕,青春岁月,有过不少追求,也曾拥有许多爱好。但至今坚持下来并乐此不倦的只有读书一项。古今小说,散文随筆,诗词歌赋,人物传记乃至理论文章、学术著作我都喜欢随手翻翻。如果说,在少不更事时,也有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憧憬,曾有过做作家,当诗人的美梦,那么,在今天,虽喜欢读书依旧,但已经少了那种急功近利的浅薄和浮躁。尽管身上还没有哲人贤者把富贵看作浮云,把名利视为草芥的那种豁达和洒脱,但面对世态百相,还是能守住心上的一块绿洲,保持那一份恬淡和宁静。寻根寻源,这大概是积年累月的读书以后所谓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吧!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这是哲人对生命的感悟。其实,对生命的涵义和价值,即使在古代,不少志士仁人在身处潦倒困境时仍“位卑未敢忘忧国”,甘愿“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人一世,又怎能把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作为“潇洒走一回”的全部内容。

于我而言,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灯伴夜读之时。这时窗外一片静谧,身旁鼾声轻起,万物皆已深睡,妻也进入梦乡。走进书的世界,品味其中的甜酸苦辣,真是至高的精神享受。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读书的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年轻时,经常捧读的是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惊险小说,字如珠玑、丰美华赡的古今诗歌。进入中年后,更钟情的是意境深邃、情雅隽永的散文和笔触古今、墨涉中外的随笔。阅读品味的改变兴许是在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年代后,更心仪的是那种平平淡淡的韵味,返朴归真的境界。好的书,应该是可以心心相通的良师益友,可以寄情言志的精神家园。

时钟走了一圈又一圈,眼皮沉重、睡意袭来时,我知道掩本人睡,正其时也,于是合上书本,熄灯睡觉。身倦抛书入梦乡,灯伴夜读眠也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