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儿啊父母给你第二次生命
12月2日,对于藏利民和刘秀云夫妇来说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日子。他们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儿子藏楠终于可以做肾脏移植手术了,而这个得来不易的肾脏就是他的妈妈给他捐献的。
在唐都医院肾移植中心,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份病历。藏楠,18岁,铜川市人。2003年出现关节疼痛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2004年在我院(唐都医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唐都医院的会议室,记者见到了孩子的父母。因为儿子多年病痛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让46岁的藏利民和45岁的刘秀云比同龄人苍老了很多。藏利民说,他和妻子是铜川市秦川水泥厂的下岗工人,现在他和妻子每个月一共领500多块钱的工资,加上在外打工每个月拿到的1000块钱几乎都花在了给儿子看病上。藏楠在2003年开始出现腿疼的现象,当时找当地的医院检查认为是关节炎,就按照这样的诊断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到2004年初才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俗称尿毒症。
去年12月藏利民听说可以通过活体移植,尤其是亲体移植的方法挽救儿子的生命。这对于藏楠和他的父母来说,这样的消息如同一根救命稻草。他们找到了唐都医院的肾移植中心,争着要捐出自己的一半肾。经过配型,现在已初步确定藏楠的妈妈可以捐肾。他们告诉藏楠,“父母既然能给你第一次生命,同样可以再给你一次!”
藏楠的主治医生,唐都医院肾移植中心的张波主任说,现在藏楠和他母亲的配型已经基本定下来了,因为是活体移植所以这样下来实际是两台手术,单独的移植手术费用一般是八万元,提供者的手术费用需要一万多元,考虑到这一家的实际困难,他们决定免费做提供者的手术。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周左右就可以进行手术了。希望不久的将来藏楠可以再回到校园,和同学一起在操场快乐地奔跑。
杜精锐 本报记者 蒲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