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08日
职业女性
03

莫把问题当噱头

据不久前媒体的报道,在昆明,当地女大学生临近毕业而忙着征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婚介所成为大四女生频繁光顾之地;而在湖南,某大四女生干脆建起个人征婚网站……

是什么使女大学生临近毕业频频征婚呢?主要原因还是两方面:一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女大学生放弃努力求职。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女大学生要怀孕、生育、负担家务,在某些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中,同等条件下女性的就业成本会比男性更高,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使女大学生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女大学生遭受用人单位多次拒绝后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无奈之下只好另觅蹊径。二是无奈之下一些女大学生视婚姻为迅速融入社会的一条捷径。忙于征婚的女大学生对经济基础提要求都较高,如“有一定经济实力”、“有房有车”等,“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嫁个有钱人”成为她们的共识。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让“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重新抬头,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嫁给有钱人就不会再为衣食住行发愁。

面对就业压力,女大学生有这些想法并不奇怪。但当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通过征婚方式,尤其是将这些征婚信息通过媒体刊登出来时,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媒体在其中承担的社会角色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变得“现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的做法却是不现实的,女大学生应该通过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来立足社会。当然,仅靠自己去努力,也不足以改变就业难的现状。社会特别是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其中媒体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更不可忽视。

媒体应该呼吁政府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同时促使用人单位有一个更好的用人体系、标准和环境,更公平地引进女性人才。而不是像现在除了把一些女大学生征婚当作噱头来进行炒作,其他的一概不问。 ■邱镇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