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0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有坦诚政府才有理性公民 药品招标成了“阳光下的腐败”? 迷信市场化将毁了什么 时事点评 2005年,支化被肆无忌惮地娱乐着 天职 直译与意译 徐悲鸿与黄君壁的老友情 “春晚”——一笑而已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02

有坦诚政府才有理性公民

·石敬涛·

从11月20日中午开始,在社会上和网络中一直有哈尔滨市近期将发生地震的传言。此说法被该市市民竞相传播。尽管黑龙江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称,哈尔滨市近期不会发生地震,市民可以安心生活,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一些市民采购储藏食物甚至带帐篷户外过夜。

地震“谣言”和市民储藏食物户外过夜的做法,你可以认为是非理性的。但趋利避害,是人面对灾难的自然选择。这种恐慌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丧失信任之后的应激性反应。那么,又是什么使市民们对政府的“辟谣”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呢?笔者认为,这与哈尔滨市同时发生的停水事件不无联系。从目前情况看,长达4天的停水其实并不可怕。尽管在停止供水4天的消息公布后,市民纷纷到超市大量购买饮用水,致使该市水商品断货并造成价格疯长。但是随着应急方案的出台,以及政府的及时调度,市场水商品已经陆续到货,价格也已经回落。安然渡过这场水危机,相信并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在停水这一公共事件上,管理部门曾经的优柔寡断,甚至不实信息,盾的化解危机手段和策略,是引起社会恐慌的原因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到,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应对方式及策略存在的缺陷。

最初的停水通知,停水原因是因为“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显然,这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随着民众的质疑和恐慌加大的趋势,第二份合情合理的通知才姗姗来迟。该通知据实相告,说明是因为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

虽然此时真相大白,但此前“撒谎”带来的不良后果依然存在,它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于是,当地震谣言与停水事件几乎同时出现之时,政府的“辟谣”,也变得像原先的停水通知一样,失去了社会信任。过去的SARS危机已经告诉我们,在灾难和危机面前,民众所需要的,首先是一个可信任的政府,一个在公众面前坦诚开明、不说假话的政府。只有值得信任的政府,才能造就和孕育出理性的公民与公民的理性。

政府的信任度与公民的理性,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是化解危机的必要条件,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公民理性。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面对谣言,应该有充分的理性判断,甄别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选择可靠的知识,作为自我保护的依据。

这次哈尔滨的停水事件和地震“谣言”就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值得民众信任的政府,便不会有理性的公民。在这种情况下当谣言一旦发生,便很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社会恐慌和危机。同时,非理性的公民及其行为,又会加剧政府“撒谎”的习惯,比如当危机真的来临时,政府面对非理性的公民以及公民的非理性行为,为了减少震荡和恐慌,又会不自觉地再次选择“撒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