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领导好办事”未必是好事
·慎海雄·
最近听到一位刚异地为官的领导干部感叹:原来工作的地方民风好,征地拆迁等很少遇到“钉子户”,领导办事很方便;可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老百姓“刁”多了,动不动就和你论理找碴儿。
领导干部一言九鼎“好办事”就说明民风好,如果百姓不买账就是风气差;老百姓对领导干部顺服就是“良民”,否则就是“刁民”。这种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代表性。
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好办事”是正常的,但关键要看办的是什么事。如果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领导干部越好办事就越不是好事。近年来,各地一些群体性事件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安置、环境污染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干部正是在这类问题上把群众的正当要求当作无理取闹,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强行推进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质疑和抵触,因而感觉工作难做。事实上,这类事情,只要群众的要求符合法律和政策,领导干部越难办甚至办不了,才越是好事,说明群众有觉悟、有当家做主的意识。
我们的领导干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各级干部工作好坏的唯一尺度。如果做到了这一条,领导干部就会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各项决策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衷心拥护。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果还像过去那样片面要求群众多奉献多牺牲、舍小家为“大家”,而这个“大家”其实是某些利益团体,群众显然是不会轻易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