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讽洪承畴联
·望坡·
明亡于清,洪承畴起了不小的作甩。洪承畴(1593—1665),明万历进士,崇祯时为重臣。此人道貌岸然,以忠君爱国相标榜,作一联悬挂于中堂。联云: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口中是忠君、守节,其实贪生怕死,此联只是欺世盗名而已。崇祯时他任兵部尚书,辽蓟总督,进驻松山以卫京师,十五年(1642)二月,与清军战于松山,兵败。当时从前线传回消息,说洪承畴壮烈殉国,崇祯帝还遥加祭祀。而在此时,洪承畴已降清,投靠了新主子。有人把洪承畴的联多加了一字改为: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口气一变,直接以洪之手,打洪之脸,斥洪之无耻。洪无耻之尤,老而不死,还要祝寿,据说有次祝寿场面盛大,他恬然受之。偏偏在此时,他的一个门生披麻带孝而至,用竹竿挑了副“祝寿”联。联云: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一语双关,洪的行径,足为后人所仿效,此乃激愤反语,还有另一层意思,弘扬抗清明将史可法,以刺洪。史可法为南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645年在扬州战败被俘,英勇就义。下联以“成仇”谐音承畴,直指其行径为人所不齿。当时以史、洪两人忠奸对比的对联颇多,有一嵌名联最为传赏。联曰:
父成丑,子成丑,父子成丑,洪承畴;
君可法,臣可法,君臣可法,史可法。
“成丑”谐承畴,讽刺洪承畴父子降清成丑类,下联颂史可法,谐音嵌名流畅自然,联意爱憎分明,堪称上品。据说此联系傅山所作,傅与洪同为明末高官,洪降清后,傅隐居,终老林泉。
洪承畴降清后,成了鹰犬,清初开国规制,多为洪承畴所定。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和抗清运动。《楹联丛话》记载,湖南郭天民中丞致仕后,足不出户,洪承畴抚湘沅时,知公不可屈,假借公事邀请,郭天民极不情愿,迟迟方至署,洪出迎宾,两人一讽一答,竟成绝对。
两朝元老 ——郭天民
千古罪人 ——洪承畴
一个嘲之,一个自嘲,两嘲相对,此八字可作洪门之联。洪承畴结果如何?入了《清史稿》之《贰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