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企业新闻
02

2005国企改革陕西拐点

2005年12月20日15时18分,对于熄炉停产8年之久的西钢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时刻,自今年8月份陕西龙钢集团托管西安钢铁厂以来,一百天生产出合格螺纹钢10万吨,西钢人太需要这样的数字来鼓舞自己了。

与西钢人高涨的情绪相呼应,省国资委主要领导也热情洋溢,困境之中的西钢重新顺利生产,除了解除掉许多人的心病,也为2005年陕西国企改革画上了句号。

陕西省目前有1400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是陕西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不高、国有出资人不到位等问题。

屈指算来,今年已是改革开放第26个年头。如果说国有企业改革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相随的话,国企改革的历史,也已经有四分之一世纪了。看清基本走势,摸准发展脉络,2005年年初,陕西国企改革便在浩荡春风里大幅度提速。

立法规范改革方向

3月29日,省国资委成立以后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为陕西国企改革定下了方向。

国企改革,从产权实现形式上说,就是要从单一的国家所有制走向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而股份制将会成为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的主要目标模式。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通过改革和改制,组建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股份制企业。陕西国企改革的目标和做法就是,除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外,其他国有大型企业包括特大型国有企业,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

国企改革改制,必然触及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在陕西省2005年制定规章计划内,《陕西省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虽不起眼,但这意味着方方面面都对产权市场的走向有了基本判断:“乱”久必治,规范已是产权市场立足和谋求伟业的头等大事。在总结国企产权转让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陕西省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场所、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办法对推动规范改制、促进有序流转、产权转让操作程序、产权转让信息披露、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国企改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刚性要求。

围绕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省国资委相继拟订了《陕西省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实施办法》、《省属企业改制重组程序》、《省国资委立法工作规则》、《省属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18部规范性文件。出台了《陕西省国有企业改制及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办法》。

随着这一系列办法、条例的出台,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监管堵住流失黑洞

今后3-5年内,陕西省属企业在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下,实施稽察特派员制度向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改制,建立外派监事会机构,完成现有人员向监事会人员身份的转换,分期分批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监事会。

只管法人代表,派出一个监事会、一个财务总监,然后给法人代表重新授权经营,这是国资委监管国企的基调。为了管住法人代表,6月14日,陕西省国资委与省属26位国企“一把手”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在颁布了《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考核》等条例后,短短几个月内,在众目聚焦之下,几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把手”相继退出舞台,新的接班人审慎、严谨、务实地踏上国企改革的新一轮征程;与此同时,国资委明确态度,大型国企不准进行管理层收购,中小型国企可以在满足经营者离任审计、经营者不得参与转让决策自买自卖、进场交易等五个条件的前提下规范操作。

放与收走活一盘棋

对陕西纺织企业而言,2005年是个难忘的年份。

一场波及全省国有纺织企业隶属的改革在下半年展开,下放地方之后,陕西纺织企业得以在新的环境里重新磨合。

与纺织企业面临相同境遇的,全省各个行业共有59户。

9月16日,部分省属企业下放属地管理,在相继完成宝鸡、咸阳、铜川等三市试点后,10月26日,榆林、安康、商洛、铜川、杨凌等四市一区的11户企业实现下划,共计涉及总资产的144.71亿元、总负债的141.60亿元、所有者权益2.77亿元,职工总人数8.96万人。

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时,9月14日,通过重组整合陕西地方石油企业,陕西省成立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这次大重组是陕西石油发展一百年来最完整、最彻底的重组,将原陕西省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的延长油矿管理局、延炼实业集团公司、榆林炼油厂等6家企业,与陕北延安、榆林两市的14个县区石油钻采公司通过紧密型整合,重组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四个具有合法资质,拥有400亿资产,集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化工、销售、运输为一体的大型石油企业。

国企改革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舆论环境等,2005年,陕西国企改革的种种努力,无不是对环境的重建与经营,年末回头望去,这种努力的结果已初步显现。 (孙炜 公望)

上图为:12月16日,由西北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米脂陕西金泰氯碱化工自备电厂2号机组72小时试运行顺利结束。 昌炯锋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