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头版
01

渭南亿元治理煤炭安全明年六月瓦斯监测联网

本报讯 昨天,省煤炭安全检查组到了第一站渭南市,并听取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兼煤炭局局长王天久关于煤炭安全治理的汇报。渭南市2005年地方煤矿共生产430万吨,其中地方国有煤矿生产原煤100万吨,乡镇煤矿生产原煤330万吨,比上年减少29.78%,共发生各类事故20起,死亡50人。其中乡镇煤矿发生事故14起,死亡44人。

今年韩城发生了4.28瓦斯事故,随即全市所有的煤矿停产整顿,各县(市)煤炭主管部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煤矿的生产系统、通风系统、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落实专人整改隐患,全市共投入120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矿井抗灾防灾的能力。9月底,省政府公布了渭南市所属的93处停产整顿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累计投资近亿元,每个矿投资都在120万元左右,有的甚至300多万元。新安装瓦斯监控系统70套,重点完善矿井的通风、排水、提升运输、立井、安全出口和地面设施标准建设等。截至目前,向省政府上报了84家已经达到安全标准的煤矿,还有9家不具备安全标准的煤矿等待省政府关闭批复。

今年以来,渭南市政府还加大了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和超层越界行为。对蒲城、白水五处煤矿的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和群众来信反映的胡挖滥采、非法开采进行了查处;对蒲城蔡邓乡洛河两岸的露头煤非法开采进行了查处;共关闭非法生产矿点200多个。

目前渭南煤炭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煤矿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不顾工人生命安全进行生产,对发生事故隐瞒不报,有的地方乡镇政府及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煤矿企业伤亡事故迟报、漏报、瞒报现象不闻不问;矿井井下作业人员工作不到位,有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三违”现象,造成事故的发生;有的煤矿图纸不符合要求,图实不符,存在超层越界和胡挖滥采行为;全市瓦斯监控系统还未完全正常工作,有的还在调试,各县市还未联网;一些技改煤矿不能按期完工,施工不按要求,工程质量无法保证;乡镇煤矿买卖频繁,各级对矿长及煤矿的实际控制人监督不严。

由于12月19日澄城马家河煤矿事故,渭南市目前已经要求所有的乡镇和地方国有的煤矿停产整顿,确保双节安全。渭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兼煤炭局长王天久说,今后他们将加强安全管理,加大事故查处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落实包矿人员,哪个矿发生事故,首先追究包矿人员的责任。继续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在今年36处矿井已经达标的基础上再增加18处矿井,使达标率达到40%;实行图纸定期交换制度;加强职工培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素质。按照3万吨,特种作

业人员不少于20人,3万吨至6万吨,特种作业人员不少于25人,6万吨以上,特种作业人员不少于30人配备。另外,还要重点抓好瓦斯监测系统值班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明年6月底将实现全市的瓦斯监测系统的联网运行。

本报记者 张满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