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四大举措破解群众看病贵
本报讯 “看病难,看病贵”是今年我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记者从日前结束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省卫生厅推出四大举措,进一步深化办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一类是公益性医院。医务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和日常运行经费由政府负担,坚持不营利,实行药品购销不加成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另一类是经营性医院。执行现行财政补助政策和收费标准,政府确保离退休人员费用、医院大修大购费用、基本医疗亏损补助和医学科研费用。经营性性医院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扶贫病房,减免医疗费用,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目前,省级医院已拟定出3家公益性医院,年内将进入试点。省卫生厅要求各市也选择1-2所公立医院进行试点,各县选择1所公立医院进行试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建立社区首诊制度,完善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制度,提高社区诊疗服务水平。争取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各级医保定点单位,并提高社区就诊报销比例,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完善和改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坚持以社会药房零售价格为基准设置招标标底,力争使医院药品价格与社会零售价大体持平。允许医疗机构对高于社会药房零售价格的招标药品在采购时再次议价,药品中标企业不履行合同或议价后价格仍高于社会药房零售价的允许医院自行采购。坚决把医院药品虚高价格降下来。
促进民办医疗机构发展,通过竞争降低服务价格。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和壮大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降低服务价格,促进医药费用总体价格水平不断下降。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