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应给乡镇干部重新定位
眼下,媒体都争相报道,“关于乡镇机构如何臃肿、乡镇机构增加了农民负担……”一时间,乡镇如众矢之的。那么乡镇干部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干部,从学校一毕业就到乡镇,一干近十年,对乡镇有着很深的感情。可现今有许多人不了解乡镇干部,认为乡镇干部就是“胡吃乱喝,败坏党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实际上,他们的工作环境最恶劣,报酬却是微不足道;他们个个身兼数职,在搞好本职业务的同时,还要做好中心工作和结合工作。今年2月上旬,我镇普降大到暴雨,为了发展烟叶产业,20余名干部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挨冻受饿。谁能知道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只拿的是每月24元的下乡津贴、20元的交通费和10元的进山费,但是他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扎实苦干。除此之外,乡镇干部的保障机制无从谈起,除了患大病可从大病统筹中报销一点外,再没有其它的渠道。就个人观点而言:乡镇机构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随着乡镇职能的转变它可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改革发展的今天,老百姓再不向乡镇交一分钱,乡镇要引导群众上项目,搞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因此,现在的乡镇干部除了掌握各项方针政策外,还具备农业科普知识等等方面的知识,个个能独挡一面,可谓达到“全才”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因此,应让社会来重新认识乡镇干部,重新给乡镇干部一个合理、正确的定位。
(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