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陇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为了脱贫,陇县工会确立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思路,组织职工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功奉献
发展保障权利
开栏的话
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春天的脚步悄然走近。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正在为实现新的蓝图规划而努力奋斗。为了贯彻和全面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由本报与省总工会组织部联合举办的“全省区县工会工作巡礼”系列报道,从今天起开篇。本着面向基层、宣传基层、服务基层的宗旨,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走遍全省所有的区县工会,宣传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在近几年取得的新成就、新动态、新经验,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区县工会风采,促进基层工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全面推动工会各项工作深入发展。
对于陇县工会和刚刚到任的工会主席杨秦义来说,2003年可谓内忧外患:工会工作难开展,经费难收缴,组织缺乏活力;比普遍问题更为现实的困难则是,陇县工会装修办公楼拉下繁重债务,干部长期不流动、人员老化、思想僵化……
陇县工会工作和职工权利保障正在一步步陷入困境,何去何从?在县委机关工作18年之久的杨秦义,虽然刚刚接手工会工作,但长期形成的大局意识对工会工作同样适用,面对新问题敢于创新实干的工作热情对工会工作更显难能可贵。经过思考酝酿,陇县工会两项中心活动悄悄地展开了。
创新服务经济
2003年8月,陇县工会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示范活动正式启动,工会从陇县实际出发,在创新理念、宗旨、机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确定18个示范单位,紧紧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主题,开展系列创新活动。
关山林场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集中职工智慧和力量,兴办了关山森林公园;八渡林场在县城兴办了陇州兴林公司、陇州林贸服务部,开发了纯净水生产,设立了停车场及餐饮、住宿等服务项目;林业系统各单位利用得天独厚的林区草资源,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家畜禽养殖,使不少企业在困境中获得了生机。
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示范活动一改工会低迷的士气和人气,以县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和陇州职工论坛为形式的民主参与机制很快形成,2005年3月,工会适时召开了有党政领导、企事业厂长经理和工会主席130多人参加的全县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经验交流会,对五个先进示范单位进行了命名和重奖。
截至目前,水电公司、陇县中学、和氏公司、八渡林场等9个县级“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示范单位通过了验收表彰。
竞赛建功小康
与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示范活动相对应,另一项以引导和激励职工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出发点的建设陇县小康社会建功奉献竞赛活动也同期展开。
工会按产业领域和行业系统组成竞赛区,采取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评优树模等形式。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紧紧围绕自身工作的中心和主题,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陇州水泥公司在立式磨机和原料库等技改项目实施中,组成职工技术攻关小组,自己动手安装设备,先后节约费用60多万元;亚特水泥厂实施改制后,职工人心不稳,部分技术工人辞职,企业开工面临困难,厂工会在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的同时,协助党政班子重整人力资源,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了生产正常运转。
两年多来,陇县16个系统工委、86个企事业工会共组织举办技术及知识讲座93次,参加8780人;搞专业技术培训76期,参加职工8670人;开展知识竞赛106场次,参加8900人;岗位劳动竞赛530次,参加职工8900人。依靠职工自己的力量,实施重大建设项目23项,完成重大工艺技术创新48项,涌现出各类先进和模范职工506名。
工会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大的高度关注和实实在在的支持,使陇县工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也空前提高。去年一年,陇县新组建工会组织7家,新发展会员1628名,使全县工会组织达到219家,工会会员17913名。
随着工会组织的空前壮犬和职工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长期困扰工会和工人的地位、职能、作用及基本权利和义务落实问题迎刃而解,和谐的劳动关系逐步形成。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