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远山亲戚发“羊财”
岚皋县油坊村,养羊发了“羊财”。村支书陈吉术道出全村人的心里话:没有省交通征稽局,我们就发不了“羊财”。
岚皋县油坊村山高水寒,石多土少。是个“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地方。2003年,该村与省交通征稽局结了缘,“两联一包”就是三年。
省交通征稽局针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制定出“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促经济发展”的长期发展方针。拿出万元奖励基金,农户每养一只羊补助20元,每建3间标准化圈舍补助1000元,疾病防治无偿投入。2004年,该村养羊2500只,仅此一项收入人均增收200元。上了规模,省交通征稽局再次投入5万元从外地引回优良种羊,无偿送给养殖户改良品种。如今,除五保户和在外地务工的,家家都养羊,建标准化圈舍190间,基本实现户均养羊5只。羊多了,建沼气池,做饭照明,保护了自然环境。2003年该村用化肥11吨,去年仅用3吨。仅此一项,为村民节约上万元。安康市政府授予该村“绿色生态”村称号。
省交通征稽局局长庄建伟接受采访时说:油坊村的村民就像我们远方的亲戚。制定该村长远致富规划,也是应尽的责任。我们还组织局里的子女到油坊村体验生活,还将村里的孩子带到西安参观学习,就像是走亲戚。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走上致富路,我们就高兴。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