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16日
企业新闻
02

技术创新结硕果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铁工程公司职工创新纪实

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铁工程公司工会采访,记者发现该公司工会正在编印第五本《群众性经济创新工程成果专辑》资料,推广交流了80个创新成果。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军民说:我们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列入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同基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创新措施,把攻关的着力点放在项目部班组,每年有二十多项成果,促进了公司品牌战略的实施。有的项目在国内也是堪称一流的。

解决施工难题

2003年,举国关注的陇海线灞河桥抢险抢建施工中,时值汛期,工程十分紧张。就在新建桥施工中,加快冲击法钻孔日进尺和防止旋转钻“卡钻”问题成为控制工期的难题。职工们立即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课题专项攻关。在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意见基础上,找到了出现不规则孔形、塌孔落石的原因和不同钻机遇到不同地层、地质的最佳施工工艺,使“卡钻”问题迎刃而解。在抢险中,技术工人充分显示了骨干作用,人称“梁万能”的机修班班长梁军,大胆改进施工流程和工艺,将原来单个预制步行板模具改造成一次可预制五块的多层模具,为抢建赢得了时间。技术攻关解决了施工难题,创造了主讯期58天而正常工期6个月才能建成400米双线铁路的“灞桥速度”。该项目还被评为我省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减震爆破与光面爆破的结合

技术人员张哲讲的故事,证实了该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在广州地铁施工中,隧道所穿越的围岩为Ⅱ~Ⅴ类,必须放炮。而隧道的边墙距在建的高层建筑只有5.6米。为减少对市区高层建筑的影响,爆破振速必须控制在2.5米/秒以下。也就是说:爆破要根据九个段的地质情况进行,每个段的装药量不一,由里面爆破,形成一个洞,再一点一点向外爆破。爆破后,拱顶下沉不超过15毫米,地表沉降控制在5毫米以内。技术不过硬,不是塌陷,就是冒水。这一高难技术对西铁公司讲——小菜一盘。

该公司在铜黄高速公路罗圈梁隧道的施工中,采用了光面爆破和新奥法施工新技术并一举成功。

技术创新推动工程进程

在采访中,公司工会主席袁耀群向记者介绍了工会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近几年来,公司工会针对一些重点工程,在职工中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岗位练兵活动,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操作新工法的技术骨干,提高了工效,使宝兰二线庙儿山隧道工期提前了41天,降低工程成本240万元。

各级工会组织还配合行政抓课题管理责任目标的落实,把新工法转换成先进操作法,以骨干带动班组,以班组带动项目进而带动了整个创新攻关活动的开展,新工艺、新工法不断涌现。如:省重点项目西安绕城南段长安路立交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控制工法”、西安铁路北环线系杆拱桥采用的“拱与拉杆吊装、拼装工艺法”等。这些新工法的课题研究与创新工程目标相对应,在大幅度降低造价,提高质量的应用技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领军作用。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