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25日
文娱·体育
04

耕耘教坛终无悔

——记宁陕县“劳动模范”、宁陕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伍成平

巍巍秦岭,秀奇的景色,但生存条件极艰苦,在这里有一群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培育英才的奉献者。宁陕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伍成平就是当中的一位姣姣者。

伍成平1997年任宁陕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后,他凭教书育人的赤子之心,为把宁小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学校,他响亮的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科研求发展,把科研兴教的意识深深烙在全体教师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的脑海里。目前学校承担了5个省级教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在管理上,坚持“爱中求严”的原则,创造性地采用分摊优化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并根据学校实际,实行了“有章可循,以身作则,执法必严”的管理方式,使学校管理步入了科学化快车道。

伍校长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倡导“知识更新工程”。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并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短短几年里,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计算机操作技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他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学校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总要求。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开辟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天地,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艺术和体育新苗。

伍成平同志有股干事业的拼劲。他有主见,并勤于思考,善于挖掘新东西。以超前的目光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近200余万元,购置电教器材几百余件套,在安康市首家建成“交互式电视教学系统”,又建成了高标准的多功能厅,电子备课室和学生微机室以及初具规模的“校园网”,将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由单机向网络化、多媒体方向推进。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干事,踏踏实实学习”为伍校长座右铭。他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治校理念。多年来,作为一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2年的老兵,他在执著追求事业的同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做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来做事,严谨治学的态度来学习。”他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好带头人,宁陕小学形成了一个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纪律过硬、教学过硬的团结向上的教师集体。正因如此,为宁陕教育史上写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党校综合评估连创佳绩,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荣登榜首……

学校的规模日益壮大,老师素质日趋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过渡的劳累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他旧病多次复发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特别是“8.29”宁陕小学遭受毁灭性的泥石流灾害,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命令抢险队员挨家挨户疏散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当伍校长撤离群众行至龙王庙路口时,一名妇女手扶铁门在水中挣扎,他奋不顾身拉起了落水的妇女。沿途遇到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还没撤离脱险,他二话没说背上老人就向安全地带转移。安全撤离完毕时,伍校长的嗓子喊哑了,只能借助手势和大家交谈,安慰受灾教师和群众。灾后,伍校长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受灾现场,立即展开了抢拍灾情资料,调查统计受灾情况,及时形成了《宁陕小学灾情报告》。通过多方协调和不懈努力,使千余学生重返课堂。同时,他不辞辛劳南下安康,北上西安,争取资金;亲自动手制定方案、起草规划,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宁小迁建顺利进行。为保证迁建工程质量和进度,他吃住在工地一天也不休息。2004年8月底,他为学生按期迁入新校,操劳过度,造成工伤,导致腰椎折裂,被迫住院治疗,但仅仅治疗了2个月,不顾医生的劝说,冒着身体瘫痪的危险,依然回校坚持工作,又圆满完成了迁建二期工程。学校迁入新校后,一切从头来: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了师生安全,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安装制作了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宣传牌;建成一流的花园式学校。

伍成平同志不仅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敬重和爱戴,也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多次受到中、省、市表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相信宁陕小学在伍成平的领导下定会再创佳绩,为宁陕的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涛 唐登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