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渭南丫丫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缝纫专业培训工程司机?
近日,宜川县丹州镇的家长向本报投诉,今年2月2日,他把孩子送到渭南丫丫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工程司训班,交了3500元(包括学费、安置费、办证费),可学校从来不上课,只是领着孩子去工地看别人施工,该班六名学生,只有一台报废的装载机,他的孩子在校五十天,一次课也没有上过,上车时间也不超过半个小时。他们要求退费,但对方不予理会。
学生的诉说
5月25日,记者来到渭南丫丫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好有一名学生去洗脸,记者上前咨询得知,他就是工程司训班的学生。记者来到他的宿舍,只见宿舍有两张床,那名学生说,那个单人床是他的,双人床没有人住,上面的被褥是他们校长的。
记者问,司训班怎么样,能不能学到知识?他说:“我不能说,校长在隔壁!”见状,记者关上门,拉上窗帘对他说,如果校长问便说:“我们是来给孩子找工作的,想了解学校的情况。”这时,那名学生才说,其实学校确实不上课,实习也是好长时间才有一次,“五一”以后就没有去过工地。
记者问他学校给他们发的是什么教材?听到这话,那学生扑哧一笑说:“我们就没有教材,几个人就一本书。”听到此话,记者很诧异地问,为什么就一本书,书在那里呢?他说,他刚来没有几天,校长在他们床上扔了一门装载机方面的书,说让他们看看。“我们就没有看过那书,书已经不能看了。平时凳子脏了,我们便撕几张垫凳子坐,现在书不知道是啥样子,也不知道弄哪了!”
记者随他来到他先前实习的工地。在工地附近,他向记者诉说了这两个多月的上学经历。他叫秦群(化名),今年2月20日来到学校,第二天上午,校长李阿童把他送到离学校两公里左右的工地,交给一个驾驶18型装载机姓史的师傅。这一天,他跟着师傅坐了一天车。第二天换了一个姓高的师傅,师傅让他开车,自己在旁边照顾。之后七八天一直没有上工地,整天上网、睡觉。随后,他开车在中医学院整理了两天地基,又是七八天没有活干。此后,他又来到天泽曙光家园项目部,独自操作装载机,但不是天天都能开车,只有在工地上料时,才有机会上工地,四五天一次。“五一”以后,他一直没有上过工地。只是在5月18日,学校租来了一辆装载车,让他给新生做教练,在学校旁边铲土,他坚决不干。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工地,问他这段时间做什么?他说,上网、睡觉。记者接着问,打算怎么办?他说,再等十天,希望学校能给他发驾驶证。 (下转二版)
图为该校工程司训班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