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5日

陕西工人报专栏 异军突起看长宏 矢志不移求发展 做强做大绘宏图

当前版:第A4版:专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栏
04

异军突起看长宏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长宏

这是一个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神话,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创建不到5年的企业,却如一支势不可挡的生力军,在渭南市连续实现了5个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成为全市民营企业规模第一;年产值达到6亿元,实现全市产值第一;安置复转军人和下岗职工600余人,实现全市安置县乡下岗失业人员第一;为公益事业捐款460万元,为全市第一。

这个企业就是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使这个企业创造奇迹的运筹经营者就是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总经理李长宏。

穷人孩子早当家

今年52岁的李长宏是一个农民的儿子,9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4个子女拉扯成人。17岁那年,寒冬,他只穿着一身单薄的绒线衣,一根小扁担,挑着60斤大米和简单的行李,只身闯荡世界。母亲送他出门时告诫他说:“娃呀,吃得苦中苦,才能活得人上人!”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35年来,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他先后学过修车,干过安装,组建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工业设备安装公司305施工队,后来正式成立了长宏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承接了大量的设备安装工程,以优良的施工质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也创造了巨大地经济效益。

2001年,是李长宏创业的第二个转折点。在经过几十年“游击战”、“运动战”的原始积累之后,凭着多年搏击市场的丰富经验和敏锐的战略眼光,李长宏认为打一场更大规模阵地战的时机已经成熟。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方的争取,他决定在澄城县创建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渭北电铝产业基地。从此开始了他事业上一次巨大飞跃。

运筹帷幄抓机遇

2001年,李长宏投资9600万元建设1.2万吨电解铝厂,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别人16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的奇迹。

按照“边生产、边建设,滚动发展”的思路,2002年,他又投资3.7亿元,建成投运了2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并开工建设8万吨碳素厂。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占领更大的市场,2004年,他通过招商的形式,引进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对已建成的铝厂、碳素厂并购重组,使长宏铝业迅速成长为全省民营企业的“小巨人”。2006年又投资开工建设的20万吨4A沸石、6万吨铝板带、10万吨电解铝,2x2.5万千瓦福利供热项目。

经营管理齐推进

俗语道,千军易得而一将难求。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一样,投资建设一个企业并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带头人。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总是可以使一个企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成功迈进。

作为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久经市场摸爬滚打的优秀企业家,李长宏深知管理和经营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懂管理,善经营,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抓质量,求效益,推动企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是他追求的目标。

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经营管理两手抓,齐推进。围绕规范生产经营,狠抓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分解与落实。按月下达生产指标计划,逐一分解到各生产车间、班组,每月对照考核,奖优罚劣,使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水平,电流效率等部分指标与全国设施一流的大型铝厂相比较,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通过实施“四低一高”(低温、低分子比、低氧化铝浓度、低效应系数、高级距)生产工艺,有效地实现了增产降耗。每个月,李长宏都要召开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及时发现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根源,研究对策,落实措施,从严从紧控制成本。特别是对非生产性方面的费用开支,更是严加控制,并千方百计压缩库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大宗物资的进购,坚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李长宏从一开始健全完善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人负责,有人监督。依靠科学管理,长宏铝业一举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长宏牌”重熔铝锭荣获“全国名优产品”称号。电解铝项目的实施,不仅救活了县电厂,而且延伸拉长了澄城煤——电——铝这个特色产业链,有力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然而,在李长宏心中,这只是一个开始。2005年,在他的提议下,新的长宏铝业公司投资开工建设电解铝深加工生产线扩建工程,包括20万吨4A沸石生产线项目、10万吨电解铝生产项目、2×1.2万千瓦福利供热项目及6万吨铝板带生产线项目等“四大工程”的开工建设,真正把煤——电——铝及铝的深加工产业链做大做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短缺和资金投入不足这些关系电解铝厂生死存亡的“瓶颈”问题。一方面,他主动出击,多方联络,克服重重困难,与中铝公司顺利签订了年提供4万吨氧化铝的长期购销合同。另一方面,他积极实施铝电联营,吸纳外部优势企业集团参与煤——电——铝产业链的开发。一花引来百花香。在他的努力争取下,三秦能源公司分别投资5亿元和1亿元,开工建设了2x5万千瓦的群生电力公司和90万吨的董东煤矿。随着铝电联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是总投资近40亿元的40万千瓦发电项目和20万吨电解铝扩建工程建设合同等“四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五年后长宏铝业、群生电力等企业的年产值将达到100多亿元。所有这些,不仅为进一步扩张电解铝生产规模、打造全国煤电铝联营知名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将使澄城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倍,税收贡献近10亿元,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解决10万户农民脱贫问题,并拉动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快步发展,推动澄城县域经济加快实现全面振兴。

李长宏与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大会期间合影

凝聚职工创大业

现代企业,可以说是企业领导班子与职工的经济合作共同体。企业领导有选择职工的权利,职工也有选择企业的权利;企业需要热爱企业、爱岗敬业的职工,职工也需要关爱职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和企业领导。

李长宏常说:企业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职工的参与,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李长宏时刻挂念着职工,全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待遇逐年提高,人均年收入由2002年的8000余元,已增涨到2005年的1.2万元,并为职工及时缴纳了养老保险,办理了工伤医疗保险,提高了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另外还免费发放降温物品,节日发放慰问品;为职工提供免费班中餐,不断改善伙食,提高饭菜质量,合理核算价格,使职工吃得满意和放心;投资800万元完善了环保设施,配备了防尘面具,改善了生产条件,并定期对职工安排体检,有效地防止了职业病的发生;重视安全生产,健全各级安全管理网络,强化安全和技能培训,加大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工艺操作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的及时检修工作,投产以来无一起重大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投资800多万元修建了宿舍楼、家属楼,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捐资助学10多万元,解决了企业职工子弟上学难问题,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对职工做到“四必访”(家中有事必访、有困难必访、婚丧嫁娶必访、职工或直系属有病必访),每年元旦、春节都评出30名困难职工,出资1万余元,亲自上门慰问。同时,企业还及时成立了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提高了职工劳动技能和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经常举办舞会、篮球赛和文艺晚会等,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报社会天地宽

半生艰苦创业的李长宏有一句口头禅:“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容易”。建碳素厂,他是为了节省成本;建中频炼炉自制铸铁阳极支柱,他是为了少花钱多办事。然而为了回报社会,他却在大把大把地花钱。2003年春天,整个世界谈“非”色变。他慷慨拿出5万元,支持抗击“非典”。中秋,渭河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灾民流离失所,他捐款捐物10多万元并亲自押车,把四卡车载满浓浓深情的物资及时地送上了抗洪第一线。深秋,澄城淫雨成灾,房倒屋塌,群众难以越冬,他含着同情的眼泪将价值5万余元的棉被、彩条布、礼物送到了灾民的手中,同时还送去了价值1万余元的30只种羊,每年可为这些贫困户每户增加上千元的纯收入,并给他们提供了60个就业岗位,帮助60户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王庄镇女大学生孙晓宁患有肾功能衰竭,家境贫寒无力医治,李长宏闻知后,毫不犹豫地拿出1万元亲自送到患者手中,并动员职工对其捐款3000余元。澄城县县城北部2万多市民没有一处有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李长宏急政府之所急,为群众之所需,一把掏出270万元,在东新街建起一座面积19000多平方米的露天广场、草坪、凉亭、曲道、彩灯和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闲暇散心地好去处。李长宏情系教育,每年都要出资5万余元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中学生上学,每次教师节都要拿出2万余元慰问教师。像这样的义举枚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先后为公益事业捐款达460多万元,得到了澄城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同时也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辛勤耕耘结硕果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短短5年,陕西长宏铝业异军突起,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令人瞩目。吃过苦中苦的李长宏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荣获“渭南市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渭南市群众最喜爱的优秀企业家”、“三秦名人”、“陕西英才”、“陕西民营企业十大杰出新闻人物”、“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渭南市劳动模范”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蔡晓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