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04日
工报视线
02

岂会是“只做文盲最划算”

毕诗成

每及暑日,教育的话题尤成舆论焦点。于是,近日的网络上,一个争论话题也不胫而风行:上大学值不值?划不划算?还要不要上大学?只做文盲最划算?

平面媒体也屡有人发表文章,帮大家算账:认为四年大学付出农家35年的收入,且难以得到好的回报,这样的消费“欠缺理性”,论者为其“忧心忡忡”。忧心忡忡当然需要,但这种看似理性的讨论,实际是以貌似正义的姿态,误导大家因噎废食,饮鸩止渴。诚然,教育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但谁心里都明白,上学不是简单的经济消费,不是做生意搞小买卖,投多少钱,就想刀下见菜立竿见影得到更大增值。如果简单以“上学四年花三万,大学毕业月工资三百”,然后得出“上大学不划算”的结论,令原本产生犹豫的贫困家庭更加迷茫,请问,这便是媒体的理性吗?

媒体对于“上学贵”、“就业难”等问题的重点着墨,是因为这是一个关涉亿万民众的社会难题,从建设性角度,是为了舆论监督,令教育主管者、大学校长们、地方政府等,各方以更端正的态度,直面这个难题。因此,矛头所向,当为“要上学”前提下,如何尽可能让一些教育悲剧承载少一些的悲情,呵护教育的良性发展,无论如何,我们的舆论也不能引导大家,用不再上学来对抗上学贵。空以一腔“正义”热情,助长上学无用、读书不划算的泛起,进而滋生出一批寻求“经济划算”的现代文盲,那是何其之大的一项罪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