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鸡县区工会社会影响力提升
本报讯 近日,宝鸡市总工会对12县区工会、24户县区属企业的维权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各县区工会已从以前“忙收经费,解决工会干部的待遇”中解脱出来,把工作的精力和重心向履行维权职责上转移,工会的社会影响力正在提升。
维权机制日趋健全完善
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在各县区已全部推行,每年的召开率为92%。各县区分别采取三方四家、三方五家或三方多家的方式,不定期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宝鸡市全面实施协调劳动关系行动方案》、创建和谐企业(工业园区)活动等内容。据统计,在县区工会多年的努力下,全市县区劳动合同建制率达87.5%,覆盖职工11.5万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合同建制率达69.4%,覆盖职工3.6万人。目前,全市已有9个县区建立困难职工援助站,多渠道为困难职工解难题、分忧愁、办好事、办实事。
维权方式方法正在转变
县区工会的工作方式正在由传统的行政式,向法制、行政、社会监督、情感沟通等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方式转变,建立健全了来信来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咨询服务、执法检查等工作制度,着力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如岐山县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代理职工维权重点案件;凤翔县和麟游县总工会先后代理两起百人以上职工要求支付生活费、安置费、补缴社会保险费用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引导职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赢得了职工的由衷赞誉,也展示了县区工会的新形象。
县区工会维权不断向主动维权、科学维权、依法维权转变,注重实现职工和企业和互利双赢。并根据本县区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在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如金台区总工会采用由乡镇(街道)个体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与乡镇(街道)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协商制定区域性集体合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文本,由乡镇(街道)个体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与各个企业老板签订的模式,进行了推广;渭滨区总工会采取建会与建立维权机制捆绑式推进的办法,在扩大建会率的同时,提高了集体合同的建制率;金台区总工会在两个社区进行了建会发展会员的试点工作,金台、渭滨两区还进行了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探索等。 宝鸡记者站 柳琴 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