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27日
劳动保障
03

追忆“再生日”

我的左后背有条10公分长的疤痕,是30年前那场唐山大地震留下的烙印。虽然我并不忍心回忆那个黑色的梦魇,但它却像扎眼的“纹身”昭示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我被一阵巨大的震荡从睡梦中惊醒,并被掀翻在地,接着,屋垣瓦砾向我砸来,瞬间我失去了知觉……当我醒来的时候,人被压在一片废墟之中,动弹不得,侥幸的是铁床架挡住了一块致命楼板的重压,给我留下一点空间。

被抢救出来之后,我和许多受重伤的职工被抬到操场边集中等待安置。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左肩已被砸断,头、胳膊、腿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面对着眼前的惨景,我默默地感激着正在抢险的人们。从他们紧张专注的神情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亲人解放军。我们这批伤员就是由解放军亲手抬上了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三叉机,送往西安治疗。我清楚地记着,当我们被抬上飞机时,许多伤员眼含热泪呼喊着一句当时十分流行的口号:解放军万岁!我深切体会到,这是大家发出的肺腑之言。

事后,我才知道与此同时,我的家人得知唐山地震的消息后都快急疯了。我的母亲,一个不识字的铁路家属,到处打听我的下落,竟在惦念儿子的焦虑心情驱使下找到西安、找到省人民医院、找到我的病床边。党和全国军民的关怀、亲人的关爱给了我无限的温暖,我在住院治疗中以医生的话激励自己:“不想残废就得锻炼”,硬是忍着巨痛,坚持锻炼。我和同一病房的地震伤员、唐山粮食局的刘局长相互鼓励,终于逐渐恢复了体能。时隔9个月,我又踏上了重建新陡电的征程。

30年过去了,因为这段经历,我曾对人戏称自己有三个生日:一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一是父母习惯记的阴历生日,再一个就是唐山大地震纪念日。许多经历过这场地震的西电一公司人都和我一样,把“7·28”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再生日”。 ■朱朝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