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02日
社会新闻
02

罪恶之手正悄悄伸向白发老人

——西安抢劫单身老人案件始末

随着审判长手中木棰的庄严响声,一起致4名老年人死亡,1人轻伤,2人轻微伤的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诱骗抢劫系列案终于尘埃落定。此案经西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于近日由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7名被告人(四男三女)其中5人被判处死刑,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另一名犯收购赃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古稀老人遭遇诱骗抢劫

2005年的夏季,对于家住西安市的商先生来说是一场噩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商先生的父亲像往日一样到莲湖区的西仓鸟市去买鱼食,然而却再也没有回来。面对父亲的突然失踪,商先生及家人猝不及防。他们一方面四处寻找,另一方面还借助当地媒体刊播寻人启事,但依旧未果。父亲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怎么会突然失踪?商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遂于2005年7月26日向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报案,称父亲走失时身上戴有价值1000余元的“飞亚达”手表及一枚12克的金戒指。在商先生报案两日后,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也接到类似性质的报案,一位万先生称其64岁的父亲于7月28日失踪。父亲失踪时身上带有金戒指以及一部三星牌手机。公安机关汇总了各区的发案信息,从中发现并不仅仅是两个老年人走失的偶然案件,从2005年4月份起,西安市几个区都发生过类似的老年人被抢劫或走失的案件。经对比分析发现,这些被抢劫或走失的老年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都为男性;二是都随身携带一些贵重物品,如金戒指、手机等;三是都受到一些女性的引诱。

公安机关将类似案件并案交给西安市莲湖分局办理。很快,一个绰号“菊娥姐”的老女人进入办案人的视线。2005年8月10日,正在吃饭的“菊娥姐”在她租住的房子里被抓获。8月15日,全案告破,一个专门抢劫老年人的7人犯罪团伙先后落入法网。原来,已经54岁的“菊娥姐”本名叫陈金娥,是个打工的农村妇女,与同龄的农村妇女李芳梅认识后,两人常在城墙边勾引一些散步的老年男人,以此获得小额钱财。4月初的一天,陈金娥、李芳梅与常在这一带玩小把戏坑蒙拐骗的社会混混“老四”坐在一起闲聊,“老四”说你们挣这些个小钱太辛苦,不如咱们合伙干大事,如此这般地讲述后他们立即沆瀣一气。

“老四”本名叫刘友潮,现年45岁,曾因诈骗被劳动教养,长期无所事事靠在街上摆个“残局”等骗钱。自从与陈金娥等商议了“大事后”,又吸收了33岁的年轻女人李小娟和另外两名同伙,于是三男三女组成了一个人员相对固定、分工相对明确的抢劫作案团伙。他们利用色相以卖淫、谈恋爱、聊天为名诱骗老人,待老人上钩后,由男的冒充公安人员对老年人实施抢劫。这三名女性常在菜市、鸟市、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守候,伺机寻找穿着讲究,尤其是佩带金戒指等贵重物品的老年人搭话,然后根据不同老人的性格和爱好,采用不同的借口进行诱骗。比如常用的方法有假装关心、假装热心帮忙或给老年人介绍老伴、陪老年人出去散心或者交朋友等。获取信任后,她们将老人从闹市区哄骗到荒郊野外,再由预先等候在那里的,或是通风报信给三名男性同伙,男性同伙以恐吓、殴打等暴力手段实施抢劫,最终在联系好的一个金银加工店销赃。这种诱骗抢劫老年人的方法虽然简单,居然“百试不爽”。该团伙自2005年4月至2005年7月,在短短三个月间竟作案12次,抢劫金戒指11枚,并致4名被骗老人死亡。

孤独心理困扰着老年人

为什么如此多的老年人仅和这三名女性罪犯聊了几句,就毫不设防的轻易跟随她们四处走动,直至上当受骗,丢失钱物,甚至遇害?让我们来探究一个具体案例。

8月中旬的一天,公安人员来到某医院,向一名正躺在病床上的老年受害者了解案情。

公安人员首先说明来意:“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有人在7月28日上午8点左右在工地看到过你,你还与他说过话,当时你告诉他,你要与在某超市门口遇到的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去公园玩。随后约9点你从工地食堂出去,就没再回来。这名约你去公园玩的妇女是谁?她为什么邀约你?”“这不关我的事,是她主动约我。”被询问的万某慌乱地解释着,随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吱吱唔唔不愿多讲。

干警看到万某由儿子、儿媳陪护,可能是因有晚辈在场,心理有些压力,不好意思讲出实情。于是转换战略,先与万某的儿子谈了案件情况,希望受害人家属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让受害人把遇害情况都讲出来。做通万某儿子的思想工作后,回到病房中,儿子劝慰父亲道:“爸,我妈去世也好几年了,你要是觉得一个人生活孤单,想找个老伴,我们也都能理解。你也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或觉得在晚辈面前不好意思。你就跟干警同志直说那天是咋回事吧。”

在干警和儿子、儿媳的一致劝慰下,万某终于说出了那天的事情:2005年7月28日早,他在一超市门前等候过马路时,遇到一名“热心”妇女主动和他聊天。由于丧偶多年,万某内心一直都很寂寞,有人主动和他搭话,他就高兴地应承起来。该妇女得知万某丧妻后,问寒问暖,让他心里感到挺温暖。于是在该妇女提出一起去公园玩玩的主意后,万某就欣然答应了。最终他被骗至人烟稀少的郊外,被守候在那里的犯罪分子恐吓、殴打,直至手上的金戒指被抢去。

原来,犯罪分子利用了万某因“空巢”而产生的孤寂心理,进而实施犯罪。经调查,许多受害老人都是因为丧偶多年,生活中缺少可以聊天谈话的知心人,内心倍感寂寞,有很强的孤独感。他们往往表现出失落、悲伤、焦虑和寂寞等复杂的心理,正是这种复杂心理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还有个别老年人,生活不够检点,虽然家有老伴,淫欲之心不止,在年轻女人的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

此案虽然画上了句号,由此案引出的诸多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老有所为与老有不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60周岁以上为老年人。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6亿人,单是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就有约4500万。不容忽视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另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1982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7%,老年人口则以3.2%的速度增长。这些具体数字都一再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应是全社会的问题。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皮影戏舞蹈《俏夕阳》,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老年人的群体,她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让所有的人为之感动,也为老年人做出了榜样。老年人应该抱有更主动的生活态度,老年人的生活也应该精彩不断。放眼世界,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父亲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曾选择以高空跳伞的方式庆祝自己80岁的生日。当他顺利着地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跳伞是想为老人做个样子,八十岁照样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你不必跳出飞机,只要走出去做点事情”。“走出去做点事情”,这种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所有老年人都要学习的。但前文中叙述的被害老人中却有个别人是因受到女性犯罪嫌疑人的色相诱惑,被欺骗至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而被害的。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他们遭遇不幸的原因之一。我们在反思对老年人关注不够的同时,也要提醒少数老年人,注意自己的品行节操,保持晚节。

本报记者 于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