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25日
北国周末-头版
01

国企薪酬乱局不止是监管之困

“随意定高薪酬、乱发奖金、肆意挥霍,甚至肢解、蚕食国企利润属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之一。”前日,广东省纪委常委、秘书长蒋乐仪在《广东省国企资产流失情况及其对策》的报告中作如上表示。

不独广东,国企薪酬之乱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从垄断行业国企的抄表工年薪十万,到一些国有资产变相流失,都是国企薪酬管理不合理的结果。国企薪酬乱局不能仅仅归咎于监管乏力,企业领导人缺乏职业精神也是一大原因。

国企产权属于全体国民。但普通公民并不能直接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是委托一些部门来管理经营国企。所以,国企的领导人无论愿意不愿意,都得向人民负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被委托管理国企的人,自认为有了“特权”。在监管和被监管的博弈中,这些国企领导一有机会就会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私利。国企于是就出现随意定高薪酬、乱发奖金、肆意挥霍,甚至肢解、蚕食国企利润等现象。

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日本经济学家在向国有企业家做报告时,第一句话就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家”。而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则撰文呼吁中国纯粹的企业家。可以说,国企出现薪酬乱局,归根结蒂是没有纯粹的企业家。

真正的企业家,以企业利益为自己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根本不会趁着薪酬乱局,让国有资产流入自己的腰包,同时还策划促进整个企业、整个行业“同吃唐僧肉”。但在我们周围,一些垄断行业的作为恰恰与纯粹的“企业家精神”背道而驰。有的垄断行业,抱着“赚了大家分,赔了算国家”的心态,置监管如无物。国企看似薪酬高了,其实是在杀鸡取卵,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也阻碍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所以,呼吁纯粹的企业家,建立科学的领导者选拔机制,对现阶段的国企尤为必要。即使从成本控制和人员管理的角度,一个纯粹的企业家不会让本企业的薪酬管理存在随意性,也不会让企业的薪酬总额增长幅度高于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幅度,更不会让员工实际平均薪酬增长幅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显然,这些光靠加强监管还不够。因为监管和被监管,两者就像猫和老鼠,猫想捉老鼠,而老鼠总想办法不被猫捉到。以国企的政治经济地位,外来监管不免遭到抵制和异化,甚至消除。改变其薪酬乱局,即使天天讲,恐怕也只是一句空话。 (王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