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13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国际 千变万化 只要手不停 我家的旺旺 接过老妈的钱袋子 父亲 国际反恐面临新挑战 隐形战机如何隐形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百味·国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国际
04

国际反恐面临新挑战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 发生在5年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使反恐成为此后国际局势演变的主线之一。5年来,国际恐怖主义衍生了哪些新特点?反恐面临哪些新挑战?本社驻华盛顿记者杨晴川、驻开罗记者邢旭东、驻莫斯科记者刘洋、驻伦敦记者杨川、驻雅加达记者赵金川和驻伊斯兰堡记者李敬臣在“9·11”事件5周年前夕采访了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驻在国官员,请他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恐怖活动日趋复杂

美国政府在“9·11”事件5周年前夕发表的反恐战略最新报告认为,尽管“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在组织结构和指挥能力方面已遭到重创,但它们正在根据美国的反恐战略调整战术,在组织行动方面日趋分散化和小型化,并频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发动宣传战和心理战。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阿迈尔·阿里·哈桑说,“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非但没有被遏制,其发展反而更加复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恐怖组织全球化,原先恐怖组织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如今蔓延到许多其他国家;恐怖袭击的目标更为广泛,恐怖活动过去一般针对美国和以色列,如今扩大到美国的盟友;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使恐怖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思潮,许多国家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并非“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所指使,而是崇拜和追求这种思潮者所为。

俄联邦总统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代表萨福诺夫认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恐怖活动的新特点。互联网如今成为传播恐怖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恐怖分子相互结识,办理证件,划拨资金并获得各种技术图纸。

国际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伦敦皇家联合防务研究所亚洲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尼尔在接受采访时说,“9·11”恐怖袭击给国际安全局势造成很大混乱。尽管美国在“9·11”之后采取了许多反恐措施,但并未能彻底消除恐怖主义。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阿迈尔·阿里·哈桑认为,“9·11”事件后,中东地区局势发生巨大变化:通过伊拉克战争,美国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被伊拉克问题、黎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所淡化。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引发该地区一些国家的伊斯兰传统势力抬头甚至坐大。阿拉伯国家对地区问题看法不一影响了内部团结。

作为美国全球反恐阵线的主要成员,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处于内外两难的矛盾境地。一方面,巴基斯坦身在反恐前沿,在经济等很多方面有求于美国,不采取实际行动不行;另一方面,它过度公开地参与驻阿富汗的美军行动又招致国内一些民众的不满。

国际反恐面临新挑战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阿迈尔·阿里·哈桑认为,国际反恐斗争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要根除恐怖主义,必须先解决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问题,结束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因为这些是中东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其次,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宗教、文化和经济诸方面原因,打击恐怖主义必须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单纯的打压解决不了问题。他还认为,尊重伊斯兰教,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将有助于减少恐怖活动。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丹尼尔·本杰明和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9·11”事件以来,美国反恐成果仅停留在战术层面,战略上则存在重大失误,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美国的有关行动非但没有削弱恐怖主义势力,反而使恐怖威胁更加严重。从反恐前景看,即使有朝一日“基地”组织被彻底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仍将长期存在。

伦敦皇家联合防务研究所亚洲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尼尔说,全球反恐战争将是一场长期战争。美国已经对其反恐战略进行调整,认为打击“基地”组织将是一场“长久战争”。美国之所以将其称为“长久战争”,是为了避免给反恐战争设定一个期限。这场长期战争只有在中东地区真正实现和平时才有可能结束。

俄联邦总统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代表萨福诺夫表示,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灭国际恐怖主义这一顽疾,应该将反恐斗争看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日常工作。

印尼政治、法律和安全统筹部反恐办公室主任安沙德·穆白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为了防止恐怖活动,政府必须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即极端主义。但从长远看,必须消除全球不公平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这样才能彻底消灭恐怖主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