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2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月亮之上 民间 秦岭夏日 杂文文采论 给心灵留点空间 百字杂文 收藏不是博彩 宣炉的鉴定 真赝对比识古玩 象牙的鉴定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杂文文采论

□文/杨乾坤

杂文是报纸副刊的“眼睛”,是国人谈论世道人心的“亮点”,因而在华国文章中得到青睐。鄙人供职报社,编辑杂文凡二十年,所接触杂文不能说很少,再加之对杂文的宝爱,阅读渐多,留意渐多,便愈来愈觉得,传世的杂文,能让人讽诵的杂文,思想性之外,每每是有文采的缘故。有了文采,则犹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使杂文顿时雄深雅健,气象生焉。

杂文的定义,虽说是见仁见智,尚未一统,但“文艺性的评论”也好,“诗与政论的结合”也行,或是“现代散文的一种”也罢,总之是属于文学范畴,当有文采。孔夫子有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二千五百年前,他便发现此等规律,难怪后人对他“高山仰止。”

中国古代的杂文,论辩雄肆,是很讲究文采的,短小、活泼、锋利、隽永。机锋发而妙语生,文采显而精神振,读罢掩卷,令人豪气得之以伸。故而先秦杂文之得体,秦汉作手之高张,唐宋诸公之驰骋,明清才俊之弘扬,使得杂文“文以载道”,流传到于今。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们有文采。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现代杂文,经过不断发展,嗣后三十年出现了众多卓越作家、优秀作品,三十年代,杂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也取得了最为丰硕的成果,鲁迅先生更是高擎杂文之大纛,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使得杂文成了中国独特的可以自豪的新文体,以至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们有文采。

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前期,也有令人瞩目的杂文振兴期,打倒四人帮后的二十余年间,杂文又是公认的繁荣,其大量作品自然流播中外。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们有文采。

走笔至此,忽想起在报端见到若白先生的惊世骇俗之论:“从文学史的角度去看,如果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它们各自时代文学成就最高代表的话,那么,我敢放胆地说,杂文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辉煌的丰碑。”善哉斯言。

有文采之杂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正因为丰腴的文采,故极富感染力。且看鲁迅杂文:先生杂文凡六百余篇,结十余集,可谓句珠字玑,今顺手拈来几例:看《而已集》之目录:《辞‘大义’》、《反‘漫谈’》、《忧‘天乳’》、《革‘首领’》、《谈‘激烈’》,首尾相接,略无断处,你便不得不看;别开生面的《曲的解放》,你不得不感到神奇;金刚怒目式的《“友邦惊诧”论》,你不得不震撼;短小精悍的《赌咒》,你不得不钦佩。

近半个世纪来的杂文大家,诸如流沙河的《草木篇》,谁不为之心悦诚服?马南邨的《燕山夜话》,谁不为之喝采?巴人《况钟的笔》,堪称警策;秦牧《鬣狗的风格》,振聋发聩!

林放文章老更成,严秀文作金石声,吴晗惊雷响于无声处,夏衍凌云健笔意纵横。唐弢秦似廖沫沙,舒展陶白与柯灵,黄裳老烈邵燕祥,陈虞孙孟超与蓝翎;冯英子,何满子,小川博华并刘征……

其文流传广,其文文采盛!

然而几十年间,没有文采的“杂文”为数不少,尽管它们中有的也排以楷体,围以花边,然而充其实,“批评稿件”而已。板起面孔的说教,干瘪枯涩的语言,浅露的“小儿科”道理,蹩脚的行文模式,使人读罢而自问:这叫杂文么?观其作者思想之狭隘,见识之短浅,作品容量之窄小,语言之滞呆,人能卒读么?读一篇已觉寡味,读两篇如同嚼蜡,第三篇,使人昏昏欲睡,再逼着往下读呢,简直“毋宁死”!文本谈然,味已索然,欲使卓然,也是枉然。此之谓:自然而然。那自然,它也成了文字费物。

吾闻张中山先生有真言曰:“杂文要造出警句或准警句,起码应造出琅琅上口的文字。”见识确也超拔,确也应了刘勰的至言:“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刘勰谓谁,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