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山游记
□文/赵昌德
祖师山,位于柞水县城东南角,距柞水县城25公里,300年以前叫云台山。
据史料记载,嘉庆十八年罗时义中进士,就任湖南永州州判,上任后见官场腐败,民怨四起,遂掷去官帽,隐遁云台山中,用山间野花野草为许多百姓治病,且分文不取,受益者地跨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区。咸丰四年,时义在云台山羽化登仙,吊唁者不计其数,蜂拥而至者集资修了一座罗祖师庙,门庭上镌刻了一副:“慈航普渡心无私,医救万民消苦难”的对联。自此,云台山随之也被称为“祖师山”。
祖师山以其岗峦峭拔,高耸入云;雾障山腰,翠锁诸峰;古树重叠,绿茵蔽日;临峰造极,不见烟火;展臂揽月牙,伸手摘桂花而著称。又因罗祖师踏破云山,披荆斩棘,济世救民而增彩。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绝,香火绵延300余年。
深夏之际,初入山,探花蝴蝶扑面而来,喜鹊点头彼落此起;知了放歌随风飘悠,促织低唱散落四野,与周旋在各种绽放的花蕊间的蜜蜂悠旋的声音,组成了抑扬顿挫的天然乐章,给原本寂静的山脚平添了许多神韵。行进小道间,抬眼望那满沟遍梁的野向日葵含笑回首,粉红色的野棉花露出了米黄色的花絮,还是青蛋蛋的牛蒡籽毛尖上早已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半红着脸的野苹果垂满枝头,竞相生长的层层修竹摇荡,着了绿装的银杏树静静地守候在大片的退耕地里,灌木架上五味子透心的红牵动着人们的馋意。更有那无名的野花,暗香阵阵弥漫路径……让人陶醉在这山野之中。
及至孔家庄,人去庄空。据说,罗祖师去世的刹那间山崩地裂,孔家庄毁之殆尽,只落得这怪石嶙峋。一巨石伫立在另一巨石上,有人说那是罗祖师不愿离去,还在登高远视,痴痴地观注着人世;又一巨石稳坐中央,有人说是罗祖师在守候着身边病痛的人们;一石隙里横空突出偌大的树杆,有人说是罗祖师在指指点点,解读着云台山这个神秘宝库之谜……
从孔家屋场援崖壁而上,渐渐远离喧嚣,将人们带入古老世界的静谧之中:青藤绕古树遮天蔽日,没有一丝直射的阳光,步入此地窒息感顿生。雨过天晴的林中还滴落着小雨,伴着山泉的滴嗒声,使人汗到额前止,寒自脚下生。继而,山崖耸立,松涛狂啸,古树怪桠莽然扫空,更让人怵目惊心。只有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贴崖蠕动,方能缓缓地艰难越过。
上了横云路,极目远眺,群山齐舞宛如逶蛇,喷云吐雾淹没了三五农舍。行进在曲径通绿茵的横云路上,赤脚柱杖轻如飞,攀援时的腰膝酸痛感全失。簇簇苔鲜包围之中,不时有清澈的井泉闪现,青山倒映水中,天光云影尽收眼底;喝一口,丹田沉淀着清凉,脚下平添几分劲力,市井的喧嚣荡然而去。横云路,犹如一条柔软的腰带缠绕着祖师山,一端连着小道钩起孔家屋场,一端系着峰巅牵动了满山的碧绿;又像一只伸出的柔绵手臂,将远离人烟的祖师庙紧紧地拥抱在怀里。
绿荫下的祖师庙依山就势,迂回有序;宫殿参差,环环紧扣;石碑林立,肃穆庄重;围崖突兀,错落有致;松柏参天,势欲凌空;雕梁画栋,各呈异彩;香烟袅袅,款款升腾;翠雾缭绕,旷达幽远。设身于此,忘却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
人们都说,祖师山像灯塔照亮了秦南楚水,使山川更加熠熠生辉:祖师山似磁石吸引着八方来客,诠释着人世间汗水与境界、济世与垂史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