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农民工一些人文关怀
说到“农民工”,这称呼虽有些不伦不类,但也应属中性。可一旦从有的人口中出,则带贬意。农民工苦,因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差,才背井离乡,出来打工,这不是他们自身的错。虽然他们修路架桥盖楼房,干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住的却是最简陋的工棚,吃的是色香味最差的饭菜。既便如此,还往往领不到工资,孩子上学难,有苦无处诉,遭城里人的白眼是常事。
现在的城里人,其父辈爷辈绝大多数也都是乡下的农民。有的人虽进城当了官,但父母兄妹、亲戚至今依然还是乡下的农民。我们得感谢农民,是他们供我们读书上大学,然后才有了这份工作。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农民工,有些事情会好办得多。关注农民工的苦和乐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有关职能部门除了监督工资的按时发放外,还应督促雇人单位必须保证农民工最起码的伙食标准和居住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子女上学、工伤医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既便是位普通市民,也应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怕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也能让他们心中的那盏灯更明亮,生活的更有希望和信心。
■彭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