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高会“乐”了西农大学生
“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你对杨凌怎么看?”
“你知道你中文名字伯乐的意思吗?”
中加农业项目推介会场外,四名来自西农的大学生正围着一位鼻子高挺、长相英俊的洋人问这问那,而这位加拿大农业及农产食品部的官员BlairGowan也饶有兴致地回答着大学生们的一一提问。在西农环境法专业学习的小周说,他们是这次农高会上的志愿者,这次农高会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这些戴着小红帽从大学生中选出来的数百名志愿者以他们的热情和负责赢得了所有参会人员的肯定。
会场外一名长相稚嫩的小女生有点胆怯地走上前拉着一位来逛会的人问到“您觉得这次农高会的票价如何?您对农高会还有什么意见吗?”记者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西农刚刚上大一的学生,他们全系200多名学生都利用农高会进行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及他们调查到的一些相关情况时,这些大学生有点忧心地告诉记者:“很多农民反映票价有些高,而且我们觉得应该规范会外展,这太影响杨凌形象了。”
而小张则在农高会期间给自己刚来中国两个月的外教当起了翻译,陪着他一道在各个会馆参观。记者在不少餐馆看到有不少的大学生也利用农高会这个杨凌的“黄金周”打起了工。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