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16日
文娱
04

为国聚财 共赴和谐

——记延安市志丹县地方税务局

文/陈旭

党组书记、局长郭川奇

班子成员研究工作

职工文化生活

“截止8月30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地税局共组织收入3.7亿,完成税收收入3.4亿,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税收计划。”

这是一条来源于“中国税务信息网”的消息,说的是陕西延安市志丹地税局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新闻。

至此,志丹县地税局已实现了连续12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税收收入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实现了“三个文明”齐头并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志丹县地税局出色的业绩受到了省、市地税局的表彰奖励,连续多年被志丹县评为“创佳评差优秀单位”及“突出贡献单位”,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川奇也多次被评为省、市税务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并连续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在2006年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迎着陕北高原天高云淡的景色走进志丹县地税局的时候,就立即被这里干部职工优异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所感染,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更让我们对那些常年坚守和奔波在税收工作一线同志们的“树立文明意识,创建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的目标追求和奉献精神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团结拼搏,朝气蓬勃的税收队伍中间,去看一看他们火热的工作和平凡的生活吧!

一流的管理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面积3871平方公里,全县辖六镇五乡一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也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石油工业的发展为这个昔日贫困的边远小县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志丹县的县域经济也由此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志丹县地税局干净明亮的办公室里,二十六年如一日为共和国税收而东奔西跑;为地税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川奇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大致情况,从他详细而准确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局长不仅仅对这里的情况了若指掌,而且言谈中还透出了一种对地税事业的热爱之情,他说:“多年来,我们地税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强化税务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积极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费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局积极按照省、市、县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和部署,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克难而进,奋力拼搏,再接再厉,取得了连续十二年超额完成税费征收任务的好成绩,为志丹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地域经济的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是的,地税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它上承政府,下系百姓。在人民群众中,它是政府的形象,代表了政府的职责;而在政府的面前,它又是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肩上的担子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由此可见这一份职责的重大,真可谓是上为国聚财,下为民造福的一项伟业。

特殊的使命,特殊的责任,决定了社会对这个部门的特殊的要求。

据我们了解,1994年根据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志丹县地方税务局从原税务系统中分设出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十二年来,志丹县地税局的同志们紧紧围绕总局提出的“两个面向”的工作要求,以基层建设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两翼,使全局的管理水平从最初的起步阶段一步一个脚印的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

尤其是2002年,已有多年工作经验,而且最早曾在志丹税务系统工作过的郭川奇担任局党组书记、局长以后,他就面临了当时这里欠外债200多万元,基层所的办公条件还十分落后的困难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郭川奇和班子成员们没有退缩,他们义无反顾地扑下身子,深入调查研究,终于找出了志丹地税发展落后的症结,从而辩症施治,开始了从抓人的素质和思想的转变,从基础做起。

为了转变职工中存在的“等、靠、要、混”等不正确思想,志丹地税局班子成员一起在全局组织开展“当税官为什么?在本职做什么?要进步靠什么?做工作图什么?”大讨论。通过积极引导,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全力,形成了共识。又因势利导,适时地提出治局理念,倡导“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理念,增强团队精神,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结合全局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层次,大胆地引入竞争上岗机制。通过竞聘上岗,七名年轻力强、富有朝气的年轻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四名老所长因种种原因走下领导岗位,志丹地税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税收收入也由原来的几千万元猛增到一亿多元。今年,为了适应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郭川奇又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市建起了局域信息化管理网络,使志丹局的办公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告别手工开票,手工管理的时代,实现了与市局并网,开创地税管理工作新纪元。

一流的业绩

世纪之交,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北重化工能源基地的崛起,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形势对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在各项工作中有所突破,志丹地税局的一班人解放思想,大干快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机遇面前不等不靠,超前规划与实施,在全县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2年以来,志丹地税局的班子成员们跑遍全县五个基层地税所,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情况后,他们从心里怎么也不能平静。他们面对的现实是,志丹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基层所的同志都挤在破烂不堪的石窑洞里办公。于是,局领导们四处奔波,筹措数百万元资金,先后对顺宁、旦八、金丁、杏河、永宁五个基层地税所进行改造、扩建。至今,全县五个基层地税所全部都建起了两层办公楼、纳税服务大厅、活动室、档案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达到了省级标准化税务所标准。

在工作实践中,志丹地税局的同志们深深知道地税干部的职责和党的宗旨。尤其是局长郭川奇不仅自己把自己定位在洁身自好和廉洁勤政上,而且还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人和全局的干部。一次,他带上稽查人员在查处一羊绒加工企业时,这个企业借口是破产企业想要免税。并私下对郭川奇说,只要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就算过去了,你也吃不了亏。听到这些话,他更加断定,这家企业肯定有问题。通过详细、周密的调查,掌握了这家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并做出了处罚。这时,这家企业老板慌了,四处托人说情,许诺好处。在糖衣炮弹面前,郭川奇不循私情,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威严,顶住了一次次进攻,依法征回税款,并处以罚款。事后这家企业老板一想起这个就说:他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

一流的业绩是靠着他们对党的忠诚,是靠着他们对人民的负责才创造出来的,看着这几年志丹经济的腾飞和崛起,志丹地税人想着自己曾经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心里是美滋滋的……

一流的队伍

“关心职工胜过关心自己,带队伍就是要关心人、教育人、培养人、使用人”。郭川奇明白,只有一流的队伍才能落实一流的管理,有了一流的管理才能实现一流的业绩。所以他无论是当所长,还是当局长,他始终把职工的冷暖放在第一位。他到志丹任局长后不久,看到局里没有职工灶,一到中午,专管员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结伴而出,进食堂,上酒店,喝酒吃饭,影响工作不说,还滋生了不廉洁行为。为了爱护每一位职工,他和班子成员一商量,挤出经费办起了职工灶,自己与班子成员一起带头,一日三餐全部上灶。领导的一举一动感染着每位职工,一到中午、下午吃饭时间,除个别外出查税、征税的同志外其他职工自觉地拿上碗筷,到职工灶上吃饭。工作上去了,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也多了,遇上吃饭时,他便说灶上多炒两菜,与检查他的同志一起在灶上吃饭,一年下来,局里的招待费用大大降低,职工们都说,职工灶办成了廉政灶,既方便了我们,又节约了经费,真是一举多得。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地税局成立时,局里年轻人多,为了培养,教育年轻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局领导班子的成员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他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找年轻同志谈心,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今年,全局又组织全系统税干到红石岩监狱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使职工们的拒腐防变能力得到了增强,目前,已有六名年轻同志被正式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如今,志丹县地税局的事业发展了,职工增加了,各种各样的事业随之增多了,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充分调动每位税干的工作积极性,志丹地税局在管理中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他们对待职工必须做到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困难必扶,子女升学必奖,遭遇挫折必谈,使每位职工真正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局里的一位税务干部,在竞争上岗中从所长岗位上退了下来,觉的很没面子,成天待在家里不愿见人。局领导知道后,亲自登门与这位税干谈心、交流。在他耐心开导下,这位同志终于想通了,主动找到主管领导要求分配工作。局里根据他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把他分到征收分局。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这位同志没有给分局领导出任何难题,而是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很快就成为了分局的业务能手。

2005年6月份,志丹县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地税工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视察和评议。在此期间,志丹地税局积极开展自查和剖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地税工作的上台阶,参加评议的人大代表对他们的出色表现予以了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地税局近三年来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国聚财,执法为民宗旨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裕的财力保证。

志丹的发展中有志丹地税人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为国聚财,共赴和谐”的目标追求和奉献精神犹如一朵绽开的艳丽花朵怒放在陕北高原的天地之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