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蜀道不再难
——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掠影
本报记者 杨建辉
陕西省高速集团董事长白应贤(前排一)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纯清(左二),副省长洪峰(右三)、副省长李堂堂(左一)以及省交通厅厅长曹森(右二)等领导汇报工程进展。
汉江陈丁大桥
隧道内施工现场
路面施工现场
2002年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奋战——2005年汉中至勉县段建成通车,2006年洋县至汉中段建成通车,2007年10月份户县至洋县段将建成通车,届时西汉高速公路将全线贯通。
秦岭——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古来,就割断了关中与蜀和楚的往来,隔断了从陕西西南部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去西安以至北上之路。秦岭众山峰直插云表,巍峨峥嵘,那一座座高峰连起来,横亘于天边,高大崇峻,无疑也阻挡了人类社会交流和发展的脚步。导致秦岭南北坡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如“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等语言、民居、生活风俗等方面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是以秦岭的主脊线作为分野的,秦岭的主脊线便是交通的最大屏障。
古时欲过秦岭必须走蜀道,穿密林,过高山,河流的切割袭夺,山峰林立,沟谷纵横,可谓天梯石栈,步步艰辛。从而便有了李太白高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有了被贬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落寞和哀怨。也有了“武公太白,去天三百”的民谚和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飞过的流传,虽说夸张,但也表露出了那不可逾越的天险。
改革开放以来,从古城西安去汉中除坐火车之外,便只有绕道宝(鸡)至汉(中)路或从周(至)佛(坪)路进入汉中盆地,从地图看来短短的路程却因秦岭山脉的阻碍,现实中只有绕道而行,短短的路程却要花费几倍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加重了流通资源的高额付出和浪费。这也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的建设者们一直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当世纪的车轮滚过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得我们在千山万水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愿望得以实现。秦岭山脉天险也在等待着建设者的穿越,天堑恶险的瓦解,阳光大道的铺就。如今,茫茫秦岭敞开胸怀迎来了一支支的开路先锋队伍,潺潺江河舒展双臂结识了一个个的英雄好汉。一时间,沉寂的大山被隆隆的机器声所惊醒,清澈的江水被飞扬的彩旗所渲染,号称“世纪性工程”的西汉高速公路就此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由陕西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正在建设中的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就是一项规模宏大、工程浩繁的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他将斩段秦岭天险,使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实现。这项工程起点为省会西安,终点为陕南重镇汉中,它的建成通车,不仅大大缩短了关中地区与汉中之间的直线距离,加快了陕西经济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将西北与西南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对国家实施西部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汉高速公路因为要跨越我国气候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沿线山峦奇布,沟壑纵横,这使得这条公路的建设不仅具备了十分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而且也对建设者提出了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从一开始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掠影之一:西汉宏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基本情况;这条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昆明线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北起陕西西安户县止于陕西勉县,路线主线全长258.65千米,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根据地形条件分级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100千米/小时,全封闭,全立交。
西汉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宽度20至26米,时速60到100千米/小时,据陕西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西汉高速将于2007年10月竣工,届时,“昔日两天翻秦岭,今日一晌到汉中”的梦想将变为现实,驱车从西安到汉中只需要3个小时,距离将比现在走宝(鸡)汉(中)路、周(至)佛(坪)路分别缩短行程约250千米和150千米,减少时间5到7个小时。
西汉高速公路穿越秦岭主山脉,沿线不仅山大沟深,地形条件复杂,而且在建设中还会遇到桥梁隧道多,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挑战。全线设计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3089.9万立方米,其中挖土石方1408.6万方,填土石方1681.3万方,桥梁147264.785延米/723座,其中特大桥53289.1延米/66座,大桥80194.395延米/362座,中桥11164.28延米/164座,小桥2637.7延米/133座;隧道单洞总长97413.5延米/151座,其中特长隧道48554延米/10座,长隧道14982延米/10座,中隧道23847延米/63座,短隧道10030.5延米/68座;互通式立交15处,分离式立交28处;涵洞653道,通道236道;路面4355千平方米。全线设管理处1个,管理所4处,收费站15处,服务区5处,养护工区4处。
如果将上述的枯燥数字说形象化一点的话,那就是西汉高速公路穿越秦岭主脉,北起户县涝峪口,接已建成通车的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跨越西安、安康、汉中三市,途经户县、宁陕、佛坪、洋县、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等8县区。沿途山大沟深,地形条件极为复杂,是陕西省目前施工难度最为艰巨的公路建设项目,也是全国目前在建公路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项目由陕西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工程总投资135.92亿元,于2002年开工建设,建设工期5年。
西汉高速公路从立项到开工,在从建设初期到施工高潮,国家交通部、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及省交通、公路、安全、质监、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就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他们一致要求,要将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高速公路标志性工程,还将成为生态路、旅游路、绿色路。
环保与绿色是新世纪里在全省范围内都在提倡的一大发展主题。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的过程中就紧紧地扭住不放,不仅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也在造福沿线人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就在我们跟随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同志们走访施工沿线的时候,看到这里的一些隧道口上已是万物丛生,草木旺盛,生机盎然,工程中使用了废渣式填筑的办法,桥梁之下的河床和谷地曾经被施工场地占用的废石废渣也已清理干净。一位当年曾参与了宝成铁路建设的当地老人就向我们说了这么一席话,他说:“现在人的观念都变了,变得文明和先进了,原先修路哪顾得这么多,废石渣垃圾都一股脑地抛到了河里,取完土的山坡上也像人生了疮似的一样难看,你看现在,路还没修完,绿化搞好了,植被也恢复了,这山山水水不仅没有变的一片狼藉,而且还更好看了,山水的景色也因这漂亮的高速路而变得更好看了!”
西汉高速的宏图与自然和谐的结合俨然构成了今天秦岭山中的一道最为动人靓丽的风景线……
掠影之二:科技西汉
一位参与修建西汉高速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说:“今天之所以能开工建设这样的山区高速公路,这主要是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是的,早于改革开放之初,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引起了省上及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企盼与关注。但是要在如此艰难险阻条件下修筑一条高标准的的现代化公路却谈何容易。由于西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道路运输困难等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要攻克,只有到了今天科技发展的雄厚基础,才使得这一理想付诸实施。
在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现场,施工队伍不仅装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装备,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在长大隧道、特大桥梁的施工中都发挥出了独有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建设者们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面都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极大地提高了西汉高速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
同高端科技的应用一样,那些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管理、科学的创新却是无处不在,比比皆是……
比如在路基施工的填筑材料方面,西汉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就采用了利用废渣式填筑的办法,一方面减轻了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又节约了人力、物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于西汉高速公路是陕西省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路线穿越秦岭主山脉,施工条件复杂,全线仅各类桥梁就有422座,计116776延米。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项目管理单位认真落实省交通厅《公路工程质量工作要点》中关于保证质量的要求,然后是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真空压浆技术方面通过反复试验认真总结,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施工技术。真空压浆与常规压浆相比,凸现出了四大优点:一是真空的形成能够更好的导引管道内浆液的顺利通过管道,解决了常规压浆因压力不足等达不到理想注浆效果的问题;二是保证了预应力管道内水泥桨叶的饱满度和密实度;三是节约了压浆时间,缩短了工作周期;四是增强了固结水泥浆在孔道里的粘结力。目前,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已在西汉全线被推广应用,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
在西汉高速公路的许多双连拱隧道的施工中,建设者们还采用了“三张皮”(复合式多衬砌)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施工时渗漏的难题;再就是在路面上面层粗集料碎石料铺筑前进行整形水洗,借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车辙能力;在封层施工时采用热改性沥青+1—2碎石,提高了路面基层和下面层的粘结力,有效防止了推移和路面车辙。
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施工质量,西汉高速公路还采用了路面雷达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扫描,这一方法在全省还尚属首次。
由于在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中采取了大量的当今公路施工领域内最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参建的施工队伍,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人才,而且在西汉参与施工的一批项目部经理脱颖而出,成为了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骨干,实现了“建设一条公路,造福一方百姓,锻炼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的目标。
掠影之三:绿色西汉
建设单位陕西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一开始就提出:“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将西汉高速公路建成优质工程。西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必须是一流的,同时环保上也要体现出特色,要有工程自身的特色,西汉公路有的是秦岭山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众多的隧道、桥梁和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一定要在发挥特色上面下功夫,把依山傍水的高速公路的雄姿展现出来,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司机和乘客都感到赏心悦目,体现出秦岭大山之中绿色资源的特色。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不能因为工程建设而过多破坏自然的东西,工程防护要和生物防护很好地结合。在西汉路这一段的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凡是可视的地方,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在满足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原则上都要搞生物防护,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环境,保护好绿色。
将生态的理念融入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是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为了减少施工中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以科学认真的态度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在施工中实行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一般绿化与园林式绿化结合、弃渣与综合利用结合、公路工程与自然景观结合。
施工过程中,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者还按照建设生态高速公路的要求最大限度保护好沿线的自然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开熊猫、羚牛、朱鹮等的保护区,在设计选线时绕行洋县汉江南岸,使线路增加了30千米,增大投资近9亿元,工程直接投资虽有了增加,但却较好保护了秦岭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们还了解到,在该路段的环保工作中,其管理单位汉中市、勉县水保执法单位利用熟悉专业技术的优势,提前介入、提前宣传、提前检查、提前服务、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六个提前”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一创新的做法也为日后全线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在这里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桥隧比例占到全线的66%,材料运输十分困难,于是,他们采取将桥梁预制场设在山外,然后再运进山的办法,避免了山体开挖,保护了林区环境。为了在隧道施工中避免洞口大开挖,他们在洞口上方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仅此一项,全线260各洞门就减少开挖20万方,少伐树木5万棵,减少破坏绿地3万平米。
如今,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探索和创新出的这一避免山体开挖的“超段隧道”以及减少隧道挖掘量的“桥面进洞”等环保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成功经验已推广开来,一个绿色高速公路网正在三秦大地上向前延伸……
就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同志还特意安排我们体会了一次在勉县至宁强路段的感受,那一天恰好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行驶于崇山峻岭间通途之上,但见草坪郁郁葱葱,鲜花星星点点耀眼夺目,山风阵阵袭来,花香夹裹在山风的清淡之中,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西汉高速公路实现了水土保持工程具有可观性高标准,不失为一条典型的生态路、旅游路、绿色路。
掠影之四:决战2007
寒来暑往,当秦岭山中的万木绿色被层林尽染秋色的时候,又逢公路建设的黄金季节,西汉高速公路参建的各支队伍又一次鼓足干劲,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决战高潮,全体参战人员正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创优创效”和部分重点工程争创“鲁班奖”的目标正在一天天变为现实……
就在建设者们奋力进行着最后的冲刺阶段,今年6月6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纯清在副省长洪峰、李堂堂的陪同下,冒着陕南40多度的高温来到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他在看到这里火热的建设场面的时候,不忘鼓励参建队伍的士气,他说:“西汉高速公路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关中、陕南两大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省级有关部门和沿线各级政府要密切配合、全力支持,为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袁纯清一行先后到户洋段01标段路基施工现场、06标段梁板预制场、09标段朱雀立交工地和秦岭隧道群1号、3号施工现场检查并慰问职工。他仔细询问了职工的工资发放、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等有关情况,语重心长地叮嘱施工单位的领导,要保证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尽可能改善职工生活,做好汛期的安全防范工作。他说:“我们今天到西汉高速公路来看望和慰问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并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大家对陕西公路建设所做的贡献。”
袁纯清还指出:加快公路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重要机遇,对于解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从基础设施来讲,公路建设是第一基础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省交通厅厅长曹森多次来到西汉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他不仅带来全省交通战线上干部职工对参加西汉高速公路建设者的问候和勉励,而且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希望大家振作精神,大干150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形式有效地细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能力,确保2006年各项工作目标完成;二是要求各参建队伍都要下大气力解决好“建设质量洼地”和“发展速度洼地”问题。要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和省交通厅确定的“加快建设年”工作,要全面推行“问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汉中至洋县段高速公路要建成精品,汉中至勉县段高速公路要在缺陷责任期内尽快完善,决不允许国道主干线、国道在陕西境内出问题;三是勉励广大党员和干部要自始至终地在工作岗位,要结合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活动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树立正气,树立干部的作风就是生产力的工作目标。真真正正地做到使陕西“三步走”阶段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实现,速度不减,质量不降,干部不倒;四是树立修好路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在省上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西汉公司一班人豪情万丈,冷静应对,沉着应战,带领广大职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始终占据了主动的优势。面对山区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施工场地狭窄,运输道路坑洼不平的艰难情况,面对前面的一个个奋斗目标,他们千方百计赶工期,抢速度,组织全线各参建队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劳动竞赛活动。特别是公司一班人更是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其不怕苦、不怕难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天哲在考察黄草坪隧道汉中端出口施工方案时钻进原始森林与技术人员一起餐风露宿,跋山涉水,有一次突遇马蜂群的袭击,躲避时不幸摔断了腿而被迫回来修养,不到一个月,他又拖着腿部的伤痛再次出现在了施工现场。他的这种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同时也折射出了西汉公司一班人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
前方将士奋力拼搏,大后方的各级领导也心系西汉。集团公司董事长白应贤曾多次来到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检查和指导工作,在目前施工的关键时刻,他又一次来到了施工现场,冒着炎炎酷暑,驱车沿线查看了西汉公路金水、酉水大桥等高墩大跨桥梁施工工地以及今年通车的汉中至洋县段60公里路面工程,并对去年通车运营的汉中至勉县段工程进行了检查,慰问和看望了建设工地一线员工。
随着西汉公司领导班子的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各项工作一定都要按照一流的标准来要求,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全新的气象,确保今年通车的汉中至洋县段60公里的工程形象和质量水平在去年通车的46公里的基础上跨上一个大台阶,明年通车的户洋段在今年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从而真正把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高速公路和标志性工程,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秦岭山中年复一年不变地交替着绿色和荒芜,但今天,在建设者的拼搏与奉献中,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将为这里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秦岭深山的景色更美了!正所谓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昔日的“蜀道难”必将成为致富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