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24日
北国周末-头版
01

“协会骚扰”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为“乱七八糟的协会”企业耗资几十万元

安徽四方集团公司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2003年改制的那一天起,公司就开始了与各种协会的“斗争”。

最近,四方集团公司列出了2006年公司加入协会的统计情况及会费清单:中氮协会小氮肥分会,5000元(年度会费,下同);中国纯碱工业协会,6000元;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2000元;全国磷酸盐协作组,1000元;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3000元;合肥市电力行业协会,4000元;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2000元;安徽省质量协会,暂未交;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暂未交;安徽省质检协会,5000元;合肥市档案局协会,500元;合肥市设备管理协会,500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5000元;合肥市行业协会,1500元;中国化工新闻工作者协会,1000元;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1200元;安徽省压力容器协会,500元;安徽省企业营销协会,1000元;三聚氰胺联合会,10000元……

一位企业负责人说,2004年,公司要求各部门对所有协会进行梳理,将其分成“有用而必须加入的”、“可加入可不加入的”、“没一点用处坚决不能加入的”三类。经过两年来的逐步清理,到今年2月第一类协会的名单上剩下了19个。其它“挂了名”等到办活动时才交钱的协会、理事会则根本无法完全统计。据他估算,这几年林林总总地加起来,企业为此耗费了几十万元。

“骚扰”形式常翻新威逼利诱齐上阵

在采访中,记者一度被这样一些名词弄糊涂了:协会、理事会、分会、片会,各种协会名目繁多,大协会套小协会,小协会下还有分会。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例,中国化工协会有下属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会,省化工协会也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会,市化工协会也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会,华东地区还有片会。因此,四方集团曾加入了不下四五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政研会”。

要想吸引企业入会,协会首先承诺各种好处。今年的一次思想政治工作协会把工作会议开到了大庆市,会议开了半天,其余时间就是游玩。有一年,思想政治工作协会把研讨会搬到了泰国,为这次会议企业开支至少上万元,除了个别人出国玩了一趟,企业没得到半点利益。各种协会对企业来说,几乎没什么用处。

不想开会也不要紧,还有别的“大餐”供企业“享用”。今年9月下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给企业发来“关于增补《中国煤炭》全国理事会的函”,诚挚邀请该公司董事长尹涛加入《中国煤炭》全国理事会,需一次性交纳会费,理事3万元、副理事长10万元。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邀请企业入选“中国优秀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家”数据库,但要交纳入选工本费4000元。今年9月上旬,安徽省质量协会给企业发函,邀请企业参加“安徽省名牌产品创新论坛暨博览会”。今年,集团公司尹涛董事长又荣获了“人民尊敬企业家”“人民社会责任奖”。当然,领奖也不是白领的,奖杯、证书、牌匾都需要“成本费”。诸如此类,花样之繁多超乎想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威逼”让企业更是不堪忍受。不时有闻所未闻的各种协会、理事会打来电话说“企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污染了周边环境”,要在自己办的媒体上曝光,用“国家免检产品还想不想搞了”相威胁。“这些人明目张胆地称只要加入协会,或在某个协会、行业办的杂志上做个宣传,给些费用,就帮我们把问题压下去。”程少民部长说。

四方集团一位副总经理说:“不可否认一些专业性的协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行业协会开会为企业间交往、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市场经济需要协会,但现在不少协会路子走歪了,目的不是为企业服务、维权,而是为了部门利益,有的协会甚至演变为“二政府”,成了一些部门或个别人权力寻租的“道场”。

(葛如江 马姝瑞)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