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1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汤泉名镇天地新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本版导读

专题
04

汤泉名镇天地新

——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塘子村新农村建设侧记

五年后的今天,我踏进了塘子村,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不由得对宋军民书记更多了几分羡慕和佩服。我们几个人终于见面了,他依然坦率直爽,听了他简短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思路,被他的思想所震撼。我要用浅简的才学和年轻的笔端讴歌,塘子村这个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带领广大读者共同走进汤峪,体验温泉,让我们一同分享这里建设新农村的累累硕果。

十年苦拼搏 创出新天地

十年,岁月如歌,激情似火;十年,日新月异,村富民安。

素有“天下第一名汤”之美称的蓝田汤峪,是闻名世界的沐浴“泡汤”的文化发祥地。这里环境独特,风景秀丽,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第一处温泉,蓝田汤峪温泉就位于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汉朝时期就以温泉而名扬天下,古汉代有“汤沐驿”之史,唐代在这里兴建的“大兴汤院”,更是唐玄宗、杨贵妃最早沐浴的皇家浴场,是历代宫廷贵族,才子佳人沐浴“泡汤”,游玩避暑的盛地。塘子村,是汤峪温泉的处女地,十年,昔日偏僻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国际温泉旅游名镇,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红旗村,成为蓝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由于汤峪温泉水质独特,水温高达65℃,能预防和医治一百多种疾病,被人们誉为“功德水”、“桃花水”和“神水”。1956年,陕西省在这里修建了“西北疗养院”,用于专门接待国家干部疗养治病。同时蓝田汤峪还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陕西省秦岭北麓四大温泉度假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如今,这种神奇的温泉水使天南海北的游客不远千里万里,年复一年,神往而至;让他们动心的不仅是这里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温泉水,还有让他们醉心的盛唐休闲“泡汤”文明,感受这里热火朝天的新农村建设滚滚春潮,亲眼目睹小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塘子村是汤峪镇政府所在地,处于汤峪温泉度假区的核心位置,距西安大雁塔仅38公里,全村四个村民小组,270户人家,1100多人,常住人口2350人。

近年来,塘子村在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军民为首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下,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汤峪温泉的人文、地域优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广泛深入了解民意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扬民主,以村务公开为突破口;以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为先导;以建立村规民约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定不移的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切实加强治保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该村“由乱到治、由穷变富”,村民人均收入从十年前的800元增长到了5000余元。目前,村内楼房林立,车水马龙,游人客商云集,村庄规模扩大了几倍,并成为西北地区唯一有山有水有森林有温泉,最宜人居环境的“水镇”。创造小山村由穷变富,由乱到治,进而创建“蓝田第一村”神话的是这个村有一支坚强有力,团结务实,执政为民的领导集体。而这支队伍的擎旗人宋军民凭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家乡的热爱,用忠诚和聪明才智,带领两委会一班人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创新发展,换来了塘子村新农村建设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党支部坚持发展是执政的第一要务,一切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着力追求村民生活富裕,推崇乡风文明,注重生产发展,实行民主管理,维护村容整洁,全力创建蓝田第一村。

村民代表王顺康在采访中说到:“1995年以前,我们村由于村民思想落后,干部工作作风不民主,十年更换组长以上干部43人(次),其中支部书记村主任12人(次),党群干群关系对立,自从宋书记担任村干部后,带领大家一干就是十年,如今社会稳定,村富民康,他所经受的困苦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1998年,塘子村率先在全村实行了村级教育免费和村级养老待遇,并先后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老年协会、老年学校、红白理事会、民乐社、村规民约执检会、村民自治调解会、治安中心户等村民自治组织,以组织的形式,使塘子村基本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发生了显著地改变。

为了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强化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塘子村近年来不仅先后吸收了26名新党员,培养15名积极分子,还制定了详尽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宋军民还亲自编写了《塘子村党支部建设实用手册》、《塘子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报告》、《塘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等,发放到了各家各户,从而不仅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塘子村实行党员、干部对口帮扶制度,先后为村民建设资助红砖、水泥和各种家庭生活用品,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为150多户村民帮事,59户村民帮困,村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塘子村注重和谐全面发展,每项工作都能认真去做,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社会综合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能竭力工作,就连村上的一批“两劳”人员都能很好的教育帮教,使他们成为村上的有用人才,从而使塘子村形成了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和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塘子村成为蓝田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宋军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塘子村一组村民韩放利说:“宋书记人心太好了,全村谁家有困难,他都帮,就算是村上困难没本事的人找他,他都能耐心接待,及时处理问题,我的房子是领导从各方面照顾,帮我盖起来的,连家具都配齐了,我们真心感谢党支部、村委会”。村富民康,村民各项社会福利逐年提高和丰富,村民敲锣打鼓给他们的好领路人——宋军民送去锦旗牌匾,表达他们的最朴实、发自内心的感谢。多年来,塘子村两委会一班人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发展,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自治组织形成了强大的战斗集体,战斗团队,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塘子村先后被蓝田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小康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村先进党支部红旗单位”、“西安市安全单位”、“西安市模范村委会”、“西安市村民自治示范村”、“西安市法治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了“省级小康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小康示范村”、“陕西省模范村民委员会”和“陕西省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多年来,塘子村始终把发展经济当做村党支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首要任务,坚持每年给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先后为村民兴办实事300多件。不仅每年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老年人外出参观学习,同时每年都给全体村民发放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水果、年画等福利,并对全体村民、出嫁姑娘、学校教师等实行了长年免费洗浴。

他们还先后架设了路灯、设立了市容办,确定专人管理街道卫生,清除生活、医疗、建筑垃圾2万多吨,植树造林1600多亩,拆除影响村镇规划的猪圈、厕所、围墙、门楼、坟墓312处,拆除房屋526间,建设规划移动土方16.8万多立方,新栽植绿化花木14万多株,荒山绿化树木23万株,组织村民义务投劳12000多人,各项捐款36万余元,铺设人行道地砖4600多平方米,安装路沿石11000多块,铺设地下排污管道5000多米,打通拓宽街道八条,修建道路二十八条,村民新建楼房2100多间,使村民的供电、通信、科技、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同时村两委会解放思想、大胆摸索,采用村民合资、招商引资等方式,投入200万元完成了村办温泉浴池的改建;依托旧村改造项目,引进资金1500多万元,启动发展建成了汤峪温泉商贸区,现已有56户村民搬进了新居;创建了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实行“集体牵头、村民合资、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把全村的经济发展引入企业化管理。塘子村党支部副书记,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海东动情地说:“回想前几年,我非常激动,村上没有钱,商贸新村建设时几百亩地一片蒿草,干部在野地里临时修建的二间房内坚持办公,开会的时候,蛇、青蛙都经常跑进来,商贸区投资8000多万元,到现在没贷一分钱,多亏宋书记人实在,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面对各方压力,为了有大发展,他坚韧不拔,受尽折磨,冰天雪地都在外边跑,几年来没拖欠民工一分钱工资……”。10年来,塘子村党支部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两委会带领村民转变观念,依托汤峪温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沐浴、旅游业,全村200多户有80%从事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塘子村现有个体“农家宾馆”118家,运输专业户20多家,饭店40多家,实现了青壮年人人有事干,农户家家有致富门路。现在,塘子村的集体企业资产已达2800多万元,年收入上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1995年的800元增长到现在的5000多元。在全县农村中独占鳌头,该村被列入西安市第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红旗村。

走进汤峪 体验温泉

“桃花三月汤泉水,春风醉人不知归”。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及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蓝田县汤峪镇作为国家六部委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和西安市小城镇发展改革“十强镇”,塘子村的发展建设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由于高速的发展,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袁纯清,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等领导同志先后曾多次来这里调研指导工作,并提出了把这里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建设国际化温泉旅游名镇”的要求,把蓝田汤峪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温泉旅游名镇”。蓝田县委、县政府也向社会提出了打响“天下第一名汤”的品牌,同时,“汤峪温泉度假区”也被蓝田县确定为“三带三园三区”建设发展的重点,从而也迎来了塘子村最好的发展机遇。建设新农村,塘子作示范。在蓝田县委、县政府和汤峪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会按照宋军民书记绘制的塘子村新农村蓝图,调整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刀阔斧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加快塘子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塘子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以超前的发展意识,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现代管理要求,紧紧围绕当地温泉资源实行了进一步招商引资和因地制宜的产业调整,他们以“公司+农户”、“支部+协会”的模式,采取“集体牵头,村民合资,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模式,实行“土地入股”,大力兴办企业,组建公司、大力发展集贸、服务、运输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放手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以科学创新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行了村民土地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粮油供应制度,目前全村村民都参加了土地入股,全村固定资产已达2亿多元。

塘子村老党员、教育基金协会会长肖悦芹在采访中说:“咱村全体村民实行了土地入股,统一由我发放面粉、大米、食用油等,现在啥都好,村民也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了,村上又成立了几十个村民自治管理协会和经济发展组织协会,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推行支部+协会,把支部建在了协会组织上,对管理村务发展生产非常有利,走共同富裕道路,干部深得群众拥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该村的人居和投资环境,塘子村还通过不断实施的城镇道路拓宽改造,使道路等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他们先后兴建、改造了总面积42000平方米,使全村98%以上的住宅门前都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栽植了花木,安装了路灯,美化、亮化、绿化了街道,还成立了大兴环卫站,配备了果皮箱、卫生宣传牌,落实了“四自一包”卫生管理责任制。结合拆旧建新,不但使村、镇的地域面积得到迅速扩大,还积极结合改厕、改灶、改圈。今年投资3877万元,启动第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25个。拆旧新建23户,旧村搬迁38户,全村改厕改灶197户,新建砖混房屋234户,绿化14万棵,栽植行道树1200多株,关中环山旅游汤峪专线正式通车,拉近了汤峪与西安及关中城市的距离,汤峪河横贯全村,村上把河堤治理纳入总体规划,建设河堤景观道路,建设城镇供水项目,实行温泉配套改造,已成功开采了大兴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温泉井,水温高达65度,日出水量4000多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招商引资3.7亿元,全面启动了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村上的供电、通讯、科技、文化、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电视、电话村”。并积极实施“电气村”,创建“信息化村”、“信息化镇”。塘子村的建设为汤峪镇和蓝田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村支部书记宋军民被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陕西十大红旗人物”称号。

多年来,为了打响“天下第一名汤”的品牌,把汤峪的旅游做大做强,结合当地温泉资源优势,他们注重品牌经济,以超人的胆识和理念提出休闲时代温泉旅游,打造温泉旅游名镇,依托温泉山水自然优势,大胆提出老人养老自治,养老社区,人性管理,全力打造老年社区,引领时代养老。使蓝田汤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塘子村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成了1700多平方米的大兴汤院洗浴场;先后实施汤峪镇联办浴池,汤泉招待所企业改制,投资150万元组建汤峪温泉旅游服务中心,2002年,为了进一步满足络绎不绝的游客疗养和洗浴的要求,他们对“汤峪温泉大兴汤院”进行了全方位的装修改造;2003年,他们组建了“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并投资8000多万元建起了汤峪温泉商贸区,为村镇增设了集贸市场、休闲活动全民健身中心广场,实施了旧村改造,可接纳客户800多户。2006年,他们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先后斥资1.5亿元,建设西北地区第一家温泉康疗式养老基地南山汤院项目已全面展开,老年人,养生公寓楼,商务中心,医疗中心,阳光浴场,海滩温泉浴场,108个温泉露天池、冷水沐浴池相继开工,使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代设施齐备、风景宜人的,以敬老、托老、娱乐、购物、保健、沐浴、商务、养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健康疗养基地。

西安离休老干部方亮说:“汤峪的水就是好,我们老人都喜欢在汤峪居住,这里空气清新,老人们在一块心情好,身体也就好,这村搞社区养老,健康养生,人性服务,理念新,想法好,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宋军民书记对老人十分关心,他把自己荣获市劳模的5000元奖金捐给了老年人,我们觉得这里的干部和农民朋友都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南山汤院”项目的实施,使塘子村已初步形成了项目产业化格局,不仅加强了汤峪温泉度假区开发经营的各项配套设施功能,并很好的填补了汤峪发展托老、养老、居住、沐浴、宾馆、露天泡汤、沐浴泡汤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的空白,使塘子村已成为了西安和蓝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我在采写中深思,塘子村为何如此跨越式发展,而且深得民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塘子村党员活动室内看到这样一句话,“关键在党重在人,发展才是硬道理”。调查中发现,多年来塘子村都能把握时代脉搏,从对待群众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多予少取,放宽放活,向理念要效益,向社会要效益,向市场要资金,向人民群众要的是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农村干部的超前思想和理念无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财富。在思想上,他们推祟哲学的“名利”观,名在前,利在后,“舍得”观,舍在前得在后,来约束每个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工作上推崇切合实际的“原则”观,原则、原则既能圆,也能窄。“合同”观,“合同”合同合和同通,以市场经济取得双赢的观点,对待各项事物。在温泉开发利用上,倡导休闲时代,温泉旅游。在养老上,打造养老社区,推崇老人自治,人性服务,从解决社会养老中,寻求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实现国家和集体,每个人的双赢,这些为汤峪发展增添了神奇的文化和经济内涵。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宋军民的带领下,塘子村两委会一班人已拟定一套周密、严谨、科学的“四五计划”和“八三规划”,省市领导李建国、袁纯清、孙清云对汤峪开发充满信心,提出按照规划理念,把汤峪打造国际化温泉旅游名镇,市政府还在汤峪多次召开汤峪开发专题会议,县委县政府也就汤峪发展提出战略构想。塘子村人信心百倍,村党支部村委会发出“坚决落实省市县镇领导关于发展汤峪的指示精神,挖掘世界泡汤文化,创建三秦第一村,打造天下第一名汤”的号令,将塘子村真正打造成一个投资的乐园,休闲的天堂,中国温泉旅游名镇。他们将进一步依托汤峪温泉的地域、环境和发展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深化改革,使全村在2010年达到100%小康水平,在2020年实现全村的共同富裕。面对塘子村建设区日夜人声鼎沸,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这火热的新农村建设场景,村民们相信,有党在农村的这面红旗,有一心一意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好带头人,塘子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欣喜地看到,塘子村,这支鼓满风帆和希望的航船,正沐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春风,乘风破浪,驶向辉煌的未来。

商贸新村一角

南山汤圆养生苑洋房

如居新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