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飞跃梦想
——延安市子长县冯家屯村新农村建设侧记
旭日东升,蓝天白云见证了冯家屯的今非昔比;华灯初上,静夜洞悉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而繁荣昌盛、霓虹闪烁正在述说着关于这座村庄的幸福喜悦!
冯家屯,一个由贫穷走向富强的村庄,用现实发展向人们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更向人们讲述了冯家屯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演绎的一出发奋图强,改变家乡面貌的华丽篇章!
变迁
冯家屯位于子长县城东郊安定东路,辖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3户869人,流动人口10000多人,总土地面积900亩,环山绿化400亩。而今,村内建成有全县最大的商业和住宅小区,全村人均拥有住宅64平方米,商业楼面积12平方米。2003年被列为“市级小康村”示范点。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抓住县城“东拓西改”的大好机遇,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按照“城市资产市场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经营机制,通过公开拍卖、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投资1.5亿元,盘活闲置土地资产28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了高标准商业住宅一体化的居民小区。区内拥有42幢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商住楼,楼房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小区布局整齐,环境优美,水、电、暖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各种设施一步到位,达到了“二十年先进,三十年不落后”。小区紧靠子长中学、车站、县医院等重点单位。造型美观、外观独特的税务局办公大楼矗立小区西端。全县最大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配置高档、豪华气派的红都宾馆屹立村庄,并以此为辐射,形成了全县最具现代气息的商业一条街,使全村居民一下变成了市民和商人。目前绝大部分商住楼已采取自营或租凭的方式投入使用。仅此一项,村民户均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同时,村两委会班子积极引导村民利用现有的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村民收入连年增长,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连续两年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00%;2005年人均收入63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再翻一番。一个新型靓丽且富足的城市化村庄在冯家屯落地生了根!
飞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此处风光无限好!
许多年前,冯家屯人像多数黄土地上的人们一样,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贫穷与落后成了这个村子的鲜明主题!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向了冯家屯这块沉睡的土地,一批思想活跃、勇于开拓、不甘贫苦的冯家屯人四处走动开来,寻找机遇、创造新的生活!
冯志昌,一个朴实憨厚的陕北汉子,1984年被村民推选为村机械工程队队长、由于经营有方,当年为村创利3万余元,得到了村民、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冯志昌也从村民的眼中看到了信任和依托,同年底,他被推荐为村委会副主任,这更坚定了他大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1985年,他抓住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有利时机,带头并引导村民入股,投资18万元兴办起了秀延饭店和康复招待所,引起全县轰动,群众也第一次尝到了分红的甜头。趁着这股胜利之风,冯志昌又引导村民筹资8万元对老虎沟煤矿进行了扩建并帮助村民做起了小生意,使得该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992年,冯志昌担起了冯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他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催促着他自己,那就是要让冯家屯发生一个彻底的改变!于是,“富民”成了该村发展的主题。
1993年,冯家屯村筹集资金87万元对砖厂进行了改造,投资66万元组建了建筑工程队和运输队,办起了钢铝门窗厂,又投资了200多万元,打油井3口,当年见利40多万元,到1995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00万元,到1997年,仅二、三产业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元,冯家屯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小富即满,小富即安”不是冯家屯人的思想坐标,他们生活好了,但是却没有让他们停止追逐小康的脚步,时间进入21世纪,村两委会经过外出考察,多方论证,大胆提出了“凭借地理优势,开发致富”的村庄发展新思路。开发安定东路、建设冯家屯商业小区是他们实现飞跃的第一步。刚开始筹建,各方意见不统一,村两委会审时度势,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进行统一修建。专门成立了修建委员会。在两年多的施工中,冯志昌书记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风雨无阻,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2年,17栋整齐美观的楼房林立街道两旁,商住小区成了子长县城的最靓。2003年6月,商住楼在各方的努力下顺利分配到户。冯家屯800多村民每人拥有商业面积12平方米、住宅面积64平方米,相当于每人得到12万元的净资产。目前,村上商住房均已出租,人均收入达5000元。
在开发商业小区的同时,冯志昌仍不忘坚持鼓励、引导和帮助兴办二、三产业。2002年,将原工程队扩建为3个建筑工程处,每年施工面积均在1万平方米左右;2003年对3个煤矿进行了技术改造;2004年帮助5位农民投资400万元办起了洗煤厂,先后多次援助贫困大学生。
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多数村民走向富裕的同时,他个人的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开发之初,为了消除部分村民的顾虑,他率先成立了全县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红都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10月建成一幢七层、总面积为4850平方米的集住宿、餐饮、洗浴、娱乐为一体的红都宾馆,近两年来,营业总额为300多万元,累计上缴国家利税20多万元。
由于冯志昌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以村民富裕为己任的工作作风,他先后多次被省、市、县、乡评为“尊师爱幼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子长县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他领导的村子也先后被授予“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小康先进党组织”;全省敬老模范村”;市、县、乡“文明村”等荣誉! (刘冰 吕新涛)
篇后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一五的开始年,冯家屯人又着力于他们未来五年的发展变化之中,到2010年,冯家屯的目标是“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产业格局比较合理,产业改造升级完成,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村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全村所有道路、大街小巷、村民院落实现硬化、绿化率达到90%、美化、亮化,村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制定老年人就医管理办法及村民住房分配管理办法,公益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建成高标准老年活动中心、村民休闲娱乐广场及村民图书室等。村民的整体素质也将得到不断提高,村民管理民主科学,冯家屯村将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子长县冯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冯志昌
省、市领导考察冯家屯发展情况
冯家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