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18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记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忠岭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记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忠岭

技改优先 开拓创新 以人为本 再造辉煌

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忠岭

人物档案

李忠岭,男,汉族,1950年10月出生,原籍河南郑州,大专学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1968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获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经济师职称,2000年9月担任陕西八方纺织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至今。先后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等诸多荣誉。

他担任八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六年来,带领领导班子艰苦奋斗,以再造一个新八方为目标,实施了以“培养精兵强将、配置精良设备、实施精细管理”的三精战略。连续几年实施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使昔日的设备落后、濒临破产的老企业,焕发了青春。设备能力大幅提升,生产规模翻了一番,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增长,顺利完成了再造一个新八方的奋斗目标。企业已跨入陕西纺织强企行列。2006年1—11月份,八方公司实现盈利1200万元,工业生产值26590万元。

2006年12月6日,国家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岭同志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大会表彰。

之所以能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是因为在不到五年时间内,李忠岭同志带领公司员工实现了“再造一个新八方”的宏伟目标。六年累计实现利润6254.98万元,企业的规模从3.1万枚纱锭,发展为7.25万枚纱锭,并装备了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等配套成龙的先进设备。2006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6590万元、出口创汇1853万美元、净利润达1200万元。

八方公司是由一个老企业改制而成的,在陕西纺织界,素以“规模小、装备差、底子薄”出名。为什么在他主持工作后短短的几年里,八方公司就一跃成为陕西纺织行业的一匹黑马。这和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分不开的,和他具有的使命意识、善于学习、超前思维、人本理念、求真务实作风等领导魅力是分不开的。

思维超前 开拓创新

李忠岭同志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改变八方公司的落后状况,振兴八方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一个企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他最突出的优点是思维超前、善于创新。

2000年9月他走马上任后不久,在一次党课大会上分析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后说:“我们如果不迅速改变自己,只能被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所吞灭。我们不要被吞灭,我们要的是振兴,要的是图强!所以,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强调说:“我们领导班子认准了一条路,这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向改革要出路,向技改要实力,向管理要效益,苦战五年,再造一个新八方!”

面对困境中的企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并实施了以“培养精兵强将、配置精良装备、实施精细管理”为内容的“三精战略”。他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创新的思维、求实的态度、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安排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造。在技术改造上提出了“小步快跑,量力而行,突出关键设备”的技改思路,使企业一步一步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在对待企业长远发展和员工眼前利益的问题上,他强调两者兼顾,提出“量力而行、瞻前顾后、循序渐进、赶上先进”的指导方针,既确保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又维护了员工的实际利益,稳定了员工队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深刻认识到,造就一支学习力强、创新力强、能征善战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他以超前的思维、高瞻远瞩的领导魄力,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性职工”活动为契机,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创争活动,提出了“感恩、善念、宽容、快乐”四个理念;建立了“创经典品质,建和谐企业”的共同愿景;2006年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他又适时提出了“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号召,等等。这一系列先进的、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培养了注重学习的良好风气,提高了企业软实力,树立了公司崭新的企业形象。为了规范企业管理,与国际经济接轨,2005年他在公司中推行ISO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带领企业以高效率的工作,一次性取得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演绎了陕西纺织界的现代神话。他的目光总是在追寻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沿踪迹,他总是能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新思路、推出新理念、创出新方案。

2005年,在建立企业“共同愿景”体系时,他对全体员工动情地说:“我的个人愿景,就是不但要让全体员工都吃上饭,而且吃上陕西纺织行业最好的饭!”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开拓创新、独具慧眼地谋划企业发展战略;他雷厉风行、大开大合地推动企业改制改革;他殚精竭虑、严密而审慎地组织生产经营;他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狠抓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八方公司终于成为陕西纺织行业迅速升起的一颗明星。

抓住关键 技改优先

面对困难重重的企业,李忠岭同志深深认识到:企业要生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实力是解决面前一系列困难的关键。上任不久,他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庄严宣告:力争用5年的时间,完成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改善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再造一个新八方!

八方的技改是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

由于八方的技改历史欠账太多,在国家有政策时,厂里忙着改造危房;更新设备时,国家又没有了政策,加上连年亏损和债台高筑,技改的资金筹措就成了一大难题。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了“小步快跑,量力而行,突出关键设备”的自力更生的技改方针。在资金筹措上首先想方设法提高盈利水平,为技改注入资金。其次利用折旧和员工增资扩股,增加技改投入。同时改善银企关系,争取银行借贷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改资金急需,对完成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起到了支撑作用。几年来,八方公司共自筹资金近亿元,对生产的关键工序,关键设备进行了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基本完成了纱厂布厂的主要设备更新改造。新型喷气织机从无到有、从小批量到初具规模迅速发展起来,如今298台多种规格的喷气织机,成为八方公司高中档产品的主打装备。

为了提高纱线质量,配合喷气用纱要求,在引进喷气织机的同时,八方公司对纱厂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前纺工序更新了清花设备,新增了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等,在更新设备的同时新装电器配棉、凝棉器、开棉机及其它辅助设备,逐渐形成先进的配套成龙的生产能力;为了增加规模效益,细纱工序由原来的3.1万枚纱锭逐步扩展到7.25万枚纱锭,新增了先进的新型细纱机,安装了吹吸风装置,改善了生产环境;同时对老细纱机摇架、罗拉、胶辊等关键部件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成纱质量。络筒工序引进了性能先进的自动络筒机、倍捻机及新型气流纺纱机,全部更新了先进的电子清纱器,实现了无接头纱,满足了喷气用纱要求;准备工序增加了新型双浆槽浆纱机,更新了旧浆纱机,提高了浆轴质量,为提高喷气布机效率打下了基础。

八方公司的技改奇迹常常令同行惊叹。2003年投资近3000万元,新增1.48万锭的纺纱项目,从土建到安装投产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创下了八方技改奇迹。技术改造后的八方公司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变化,也常常令同行刮目相看。昨天还不能生产的产品,一夜之间成了主打产品;过去做不好的产品,现在变成了拳头产品。改造后的纱厂,不仅规模扩大了一倍,品种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纱支由原来的30支普通纱为主发展到现在以精梳棉60支、80支、100支等高支无接头纱、弹力纱、竹节纱等新品种为主。产品品种由原来30支系列平布为主,调整到以60、80、100支系列高支高密品种为主,开发试织提花等高档高附加值的新品种,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

在技改的实施中,八方公司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从项目的预算、设备的选型、采购、基础建设及后期安装,都精挑细选、精打细算、反复进行科学论证。基建上尽量少铺摊子,利用腾出的旧厂房加以改造或者新建实用厂房,就使纺纱增加了3万锭的生产规模,准备供应能力增加了30%,坯布产量翻了一番,使项目上的快、效益好、投资回收快。在设备选型上,该用国产设备的就用国产设备,以降低技改成本。关键设备高起点,一步到位。引进的日产新型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均发挥了关键设备的关键作用,提升了装备水平,为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

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实力显著增强。规模扩大了,生产设备先进了,产品档次上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好转了,员工信心更足了,八方公司逐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公司生产秩序良好,员工生产热情高涨。员工普遍认为,八方的前景光明了。

冬去春来,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再造一个新八方的目标。

如今的八方,凭借着可观的规模、精良的装备、热情的员工,向着新的高峰不断攀登。2006年纱年产量达6400吨,坯布年产量达5000万米,企业资产总值达31334万元,具备了高档次、多品种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能力。李忠岭带领着他的团队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八方特色的技改之路。

与时俱进 注重学习

如果说优秀的策划大师和组织者的区别,前者的智慧是寻找一个高明的方案,而后者的智慧是如何实施好这个方案。在八方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李忠岭同志既是一个高明的策划大师,又是一个杰出的组织者。他是一位有着敏锐目光、与时俱进、注重学习的人。

虽然他在复旦大学学的是国际政治,但善于学习又勤于钻研和实践,最终使他成为一位具有纺织行业管理知识水平的专家型的企业家。他对纺织行业的各工种工序、环节的特点,都烂熟于心,了若指掌,这就使他不论指挥生产、实施管理、还是谋划决策、技术改造,都能应付自如、胸有成竹。他的案头,总放着几本正在翻阅的新书;他的目光,总是在搜索新的前沿;他的思维,总在撷取适合企业发展的理念。

在技术改造上,公司内不少的改造项目和新产品研制,都是他最先提出规划构想。他不但是一位娴熟老练的决策者,而且经常亲临技改一线,同技术人员一起参与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究试织。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的精神感染和带动了八方公司上下,使人人都自觉地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尽心竭力。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就是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环境复杂,设备多、花毛多、人员多,管理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忠岭学习研究了日本的“5S”管理法,并推广到公司的现场管理中。通过强化企业日常工作中最普通但却最基本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工作,使企业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的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八方公司一位退休职工在参观完焕然一新的生产车间后感慨地说:“从车间生产线走一圈下来,衣服上没粘一点棉花毛,简直不可思议!”

李忠岭同志不但注重理论学习,更重视吸收他人的长处。有一次他去外省一个纺织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到他们开展的一种“班后小课堂”活动,对解决生产中的突发性、随机性技术问题很有效。回来后他立刻组织有关管理干部再次去参观学习,在公司内推广应用。这种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班后小课堂,及时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突发性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003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李忠岭同志又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创建学习型企业。他认真研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创建管理书籍。他,又在思索酝酿一个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初期,活动的难点是干部思想不到位。干部中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听说过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他首先抓了中心组和中干的学习。中心组用两个月的学习时间,集中学习省总工会编印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简明读本》,并召开中干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心得交流会。只要干部行动起来,群众就带动起来了。

如何使“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生产经营中取得实效?通过调查研究,他提出了“联系实际学业务、学技术、练操作”的活动宗旨,推出了“班后小课堂”、“三小一练”等新的载体。为了推动创争活动,他并不停留在出主意上,而是经常深入车间、班组,了解活动进展情况,为车间的创争活动出谋划策,并带领厂部领导参加车间的“三小一练”主题会,促进了创争活动健康有效地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创争活动,改善员工特别是改善干部的心智模式,他提出了“感恩、善念、宽容、快乐”四个理念。在“四个理念”的学习宣传过程中,他要求创争办公室成员和公司领导都要亲自到基层和群众一起学习,深入群众开展深度会谈,帮助群众理解“四个理念”,引领群众改变心智模式。他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这种平等的、无拘无束的深度会谈,为其他领导和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也使创争活动形成了新的高潮。

几年中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心得,内容涉及党建理论、管理科学、创建理论、棉纺织专业等方面。他十分欣赏陆游关于作诗的功夫全在诗之外的论说,并以此自勉,广泛浏览企业管理以外的学科知识。或许,这正是李忠岭成功的秘诀。

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

“不但要让全体员工都吃上饭,而且吃上陕西纺织行业最好的饭!”这是李忠岭为自己确定的个人愿景。在这句朴实的话语中,透出的是他对企业、对员工一颗赤诚的心。

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是企业振兴的关键。”只有聚拢涣散的人心,重新树立八方每一名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把员工中蕴藏的那种渴望改革的创造力激发出来,才能使八方具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力。作为董事长,李忠岭非常明白这一点:只要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心、党政一心、干群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一切改革决策的成功都有了保证。

谋求企业发展和关注群众利益这两个方面,对于正处在带领企业努力摆脱困境的领导来说,往往是一个两难选择。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他明确表示:发展是保证,企业不发展,群众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群众利益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顾群众利益的发展,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以人为本,就是既要保证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满足群众的眼前利益。

关心群众利益,首先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他提出了“群众意见无过错”的理念。他说:“关键是要让群众敢讲话。只有让群众放心地讲话了,我们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我们该做什么。”“群众利益无过错”很快得到了响应:群众的呼声从各种渠道回笼起来,他筛选出一个又一个关系群众利益的项目。在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挤出资金逐一实施:北生活区浴室和员工活动室建起来了,南、北生活区主干道翻修完成了,车间厕所按宾馆卫生间进行改建了,卫生间配放卫生纸了,生产车间墙壁白了,生活区环境优美了,治安放心了,卫生干净了……关乎群众生活的实事,一件件落实了。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更是把为群众做好事,作为落实党组织的先进性来对待。他带头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并立即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有关部门收集到群众意见412条,归纳整理出51条,确定立项47个,先后投入约2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41个,剩余6个正在实施之中。

纺织企业员工队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年轻化,八方公司青年员工比例就占到员工总数的40%,作为公司党委书记的李忠岭同志认识到抓住了青年就抓住了企业的未来。他多次在党建会议上强调:部门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党建带团建,党的支部书记必须抓团建工作,支持指导团的活动。在他的倡导下,八方公司的团建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青年志愿者队伍经常活动在公司生产一线和居民社区;青年文学社为团员青年、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生产车间由青年团员组成的操作种子队伍,成为新生的操作技术力量。

近年来,为了改善员工工资待遇,他率先在公司实行了当时纺织行业工资最高标准。2006年7月,根据公司的经济实力,又为员工增资13%,12月,纺织行业协会推出了新的行业工资指导意见,他又立即落实了这个新意见,为全体员工再次增资。

八方人不但吃上了饭,而且吃上了陕纺行业最好的饭!

打造企业文化 再造八方辉煌

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匹配。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唯有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能沿正确道路走下去。培养和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企业文化,他有独特的思路,这就是渐进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新的文化理念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形成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整体改制前的八方公司,管理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造成了许多劳资纠纷和干群矛盾。2000年一上任,他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务实、超前”的企业经营理念,其基本思想是:在强化内部管理方面,以“规范”为指导,坚持严格前提下的规范,规范基础上的严格,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改革改制和具体工作方面,以“务实”为指导,不空谈,不照搬别人经验,使改革和各项工作富有成效;在技术改造和经营工作方面,以“超前”为指导,既量力而行,又具有前瞻性,力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他处处带头做好“规范”的榜样,并大力纠正以前不规范管理造成的纠纷和矛盾。企业的管理一年年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职工的人心越聚越紧,干群关系越来越和谐。

如何落实“三精战略”?他针对管理不严、工作不细、作风不实、不能持久的管理缺失,提出“严细实恒”四字工作标准。用“严细实恒”安排工作、落实工作、检查工作。他每年两次亲自带队检查各车间部门工作状况,按照年度方针目标逐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职代会汇报。在日常工作中,他更是身体力行、坚持用“严细实恒”作风,为员工树立榜样。常年的坚持,使八方公司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高标准文化,保证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2003年开始,八方公司为使员工在操作技能、思维模式、系统思考、工作能力上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鼓励员工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终身学习,激发干部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性工作。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八方公司在培养精兵强将上的战略眼光。

如何全面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呢?面对这个全新的题目,他首先下大力气抓推动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公司制定了三年规划,成立了培训中心,配备了专职教师,派送有关领导和教员参加培训学习,编印适合企业特点的“创争活动”教材,组织中干学习讨论、组织巡回宣讲。其次是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基本理论的全员轮训工作,使创建理论的基本知识普及到公司每一位员工。再次是强调把创建活动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创争活动要和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法律的六学读书活动结合起来,尤其要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广泛的学业务、学技术、练操作活动。在他的倡导支持下,企业开展了“班后小课堂活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培训班”、“办公自动化技术培训班”等各类业务培训活动。这些工作的展开,把公司创建活动具体化、生动化了,掀起了“创争”活动的高潮。

为了使创争活动进一步深入车间班组,他又提出了“三小一练”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形式,这种以小故事、小案例、小游戏和演练为形式的活动,让员工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大启示、大哲理、大智慧,激励了员工创建大事业的热情。

就在“三小一练”红红火火的时候,他又在思考如何转变员工的心智模式,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凝聚力。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以“感恩、善念、宽容、快乐”四个理念转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体系凝聚员工力量。感恩、善念、宽容的心态在员工中扎根,快乐的气氛萦绕在车间班组;“创经典品质,建和谐企业”的共同愿景,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公司的团队精神得到极大提高。

2006年,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出现的执行不到位的新问题,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李忠岭又适时提出了“提高企业执行力”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重点,在全公司掀起了又一轮学习高潮。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他大力打造“诚信文化”,以诚信和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

八方公司是以出口为主的棉纺织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树立企业形象,站稳脚跟,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成败。他提出“对外讲诚信、对内抓质量”的理念,提高员工对诚信和质量重要性的认识。2004年初,一位欧洲客户因棉布质量问题按合同提出20余万元索赔要求。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经过调查了解确认了问题以后,他做出了履约赔偿决定,带头自罚且通告全公司。通过这一实例的教育,公司上下的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得到了极大增强,产品质量和履约信誉得到了极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诚信度大大提高。

有付出就有回报。2004年以来,李忠岭和他所带领的八方团队荣获了许许多多的荣誉。

2004年八方公司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示范单位”光荣称号和“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5年被中共陕西省国资委授予“先进党委”光荣称号并荣获省竞委会技术创新“管理金杯”奖,八方公司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2006八方公司被中国纺织政研会授予“全国纺织建设和谐企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八方公司前纺车间超越QC小组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光荣称号、准备车间QC小组荣获全国纺织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光荣称号。

李忠岭同志本人也荣获了多项荣誉:2004年被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授予“职工满意的企业领导干部”光荣称号,他提出的“三精”战略管理成果荣获陕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5年被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光荣称号,被中国纺织政研会授予“全国纺织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质量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光荣称号,2006年12月,他又被中华纺织总会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迎着新春灿烂的阳光,八方公司在董事长李忠岭的带领下,一定会英姿飒爽、豪情壮志地走在企业振兴的大道上!

文/周炜 刘华 张渝明 图/白杰

董事长、总经理李忠岭陪同离退休人员参观新生产线

从日本引进的自动络筒机

公司雄伟的办公楼

技改后的喷气织机车间新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