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26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扑火勇士烧伤致残 流落他乡沿街乞诗 中国离婚率减了半 冥婚导致延安连发命案 北京义务教育杂费全免高中择校费大幅下降 维权 政府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维权 政府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鲁园之路”起步于帮助农民工讨薪维权,春节前夕,各地出现了积极想主意、拿措施,帮农民工讨薪的“繁忙”景象,相关创新措施时常见诸报端。这是好事,是实事,但在“紧张忙碌”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年年都要重复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运动”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一句古训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启示。要帮他们实实在在讨回工钱是当务之急,政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切实做好工作,但维权的根本还要靠让他们“武装”起来,赋予他们抵御用人单位侵权的“武器”。

由此,我们恐怕就要创造条件,把两件像样的“法宝”、“武器”配备给农民工兄弟们:一件是面“坚盾”,也就是让“鲁园农民工工会”式的集体性农民工维权组织形式普遍制度化,把更多的农民工组织到农民工工会中来,用集体的力量克服农民工个体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和能力的弱点。有效遏制用人单位的侵权,形成自下而上反映问题、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体系,疏通农民工维权的正常渠道,使之成为农民工维权的坚强后盾。

另一件是柄“利剑”,是具备科学、有效、可行三方面品质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制度。客观上讲,近年来全社会对农民工问题很重视,采取措施的密度、力度也很大,单以立法为例,目前全国性的劳动法律法规就已有962部之多,但这些规定在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鲁园”里发生的依法讨薪的故事是艰辛的,放眼全局,农民工依法维权难、维权成本高也早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维权难、维权成本高,也可能会导致农民工远离法律。

有句话说得好:法律不能使用就形同虚设。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能定纷止争,而不是放在书架上装点门面,法律要伸手可及。只有法律得到有力执行,那些好的规范才能真正成为农民工抗御侵权的“利剑”。如何以更周密、更科学、更有效、更可行的法规制度为农民土权益保护服务,让这柄“利剑”见之亲、用之灵,而不是看起来冠冕堂皇、用时又软弱无力,是我们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归结起来,如果有这样一个“授之以渔”的农民工维权机制的良性运转,也许每到岁末年初,我们的有关部门才不会如此“紧张忙碌”,农民工兄弟也才工作得更安心,生活得更开心。 (高宏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