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06日
头版
01

让农民工成为企业主人翁

中铁一局五公司清退民工老板

在国内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中铁工程一局五公司工地,来自陕西的农民工张传军月收入达1800元左右,他外出打工10多年了,在这个工地收入最高。负责隧道边墙施工的小组长、来自重庆的何开勇上个月领了3500元,其中300元为带班费。“我们现在再不是给民工老板打工了,我们现在是项目的在册员工”。这两位农民工自豪地说。

过去每到春节,各项目都会为劳动力短缺而发愁,今年的厦门海底隧道工地却没有这个后顾之忧。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民工老板一走,农民工也跟着离开工地,从而造成因劳动力短缺而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发生。而今年,项目一号召,大家都主动要求留下来。这些都是中铁工程一局五公司推行内部劳务队后带来的新变化。

前几年,五公司和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一样,推行农民工劳务队大包施工的管理模式。这种大包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病:一是农民工归民工老板管理,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主人翁责任感,无法和企业形成有机的整体;二是由于企业无法直接参与民工分配,致使民工兄弟的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民工老板侵害民工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影响了民工的积极性;三是由于民工队伍的流动性大,缺乏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造成企业施工技术力量下滑;四是由于采用大包模式,致使内部职工大量下岗,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和稳定。

2006年初,五公司新任总经理张保安上任伊始就提出要清退外部劳务队,组建内部劳务队,他的这一提议引起了很大争议。“清退外部劳务队,并不是要清退农民工,可以把农民工直接编入我们的内部劳务队,既解决了内部职工上岗问题,又可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张总经理的一席话说服了大家。内部劳务队顶替了民工老板带领的劳务队。民工老板被清退后,许多农民工却留了下来,被编入内部劳务队,与公司员工同工同酬,大家干劲更足了,施工进度也不断加快。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