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光耀征程
———记高陵县电力局
常海峰局长布置工作
一位作家在他的作品里这样写道:“人的一生应该像燃烧的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题记
在高陵,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风里来,雨里走,足迹踏遍家乡山水,把光明带给千家万户;他们无论寒冬酷暑,奋战在电网建设第一线,这就是高陵电力人。
去年以来,高陵县电力局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促进了年度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该局完成售电量3.1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值的126.35%,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指标继续保持了省、市同行业较好水平;截至2007年2月底,实现安全运行2535天。
平凡岗位 和谐发展的舞台
这是一个颇富战斗力的团队,这是一个锐意进取谋求安全发展的领导集体,这是一个“企业渴求人才,人才渴求企业”的睿智集体。电力局班子成员以严谨务实的作风、高瞻远瞩的目光、一丝不苟的管理,盘活了一个企业的棋局。
常海峰,一个有着35年电力工龄的人,2001年初担任高陵县电力局局长。自上任之初,他在思考,一个供电企业怎样才能形成有声有色的安全发展?他与一班人坚持深入工作一线,深入客户和职工群众之中,边调查了解边总结,最终确立了安全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富有时代特性,注重安全本质,继承与创新并举。他寻觅到了建立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了以各级行政正职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了适应现代管理,标本兼治,做到了行为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了以党政工协力齐抓,部门联动,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了本企业特有的安全管理特色。这些年,他怀着对农电事业的赤诚之心,与班子成员殚精竭虑,奋笔疾书,编织着电力局绚丽的蓝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工作就是机遇,岗位就是舞台”,这是常海峰局长的工作信条。
供电可靠 和谐发展的核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境内仅有的2座35KV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力设施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他们下决心要为高陵经济发展建造一流的电网。
国家“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实施,给高陵电力人带来了再次发展的机遇。他们视网改工程如“生命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以“政府放心,人民称心”为目的,战严寒、斗酷暑,如饥似渴搞建设,仅用半年多时间新建35KV变电站3座,完成了2座变电站的增容,建成配网调度自动化,工程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农村电网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05年又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泾河工业园区南区电力配网自动化工程,四年来,高陵县电力局先后在泾河工业园区的电力建设总投资达1.2亿多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006年,新架10KV线路共14.35KM,敷设电缆2.96KM,更换、增容配变6975KV/46台,新架0.4KV低压配网4.05KM,架设低压戌电柜4面,敷设低压出线电缆1.25KM,迁移线路2.8KM。极大地改善了高陵县的供用电环境,提升了县域电网的输变电能力,乡、村、户通电率达到了100%,年售电量由1998年的6836万KV增长到2006年的31081.78万KV,售电量以平均23.74%的速度增长。同时,安全可靠的供电像“连心锁”一样把电力企业和客户紧紧地连在了一起。2002年,高陵县电力局被国家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电力公司联合表彰为“第一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先进县”;常海峰连年被中共高陵县委表彰为“招商引资项目配合工作先进个人”。
善于抢抓机遇的高陵电力人,掸掸身上的尘土,不畏艰辛,连续作战,又打响了农网标准化建设的新战役。
局年度工作大会
班子成员殚精竭虑编织高陵电力的绚丽蓝图
科学管理 和谐发展的动力
“只有内部管理好了,才能更好的对外服务”,这是高陵县电力局领导班子多年的工作心得。企业的内在素质,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质量和品位的总和。电力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高陵县电力局狠抓内部管理,通过科学调度,加强电力需求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供电潜力。推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狠抓安全生产、管理改革整顿、电力重点工程建设、行风建设。同时,注重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管理的现代化。2006年高陵县电力局开展“管理年”活动,推行精细化管理。
为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局领导班子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等例会,努力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事要事做到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对重大问题的科学民主决策。决议一旦形成就坚持执行到底。局领导以身作则,凡是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每当基层生产部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局领导以及有关职能部室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与职工并肩奋战,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企业科学化管理,深入开展QC活动。以降低红旗馈路线损率为课题的QC活动小组在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召开的2003年度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发布会荣获一等奖。2006年开发研究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正式上线使用,所有数据统一存放在中心数据库,有效规范了营销管理制度,杜绝了管理漏洞。
为推进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陵县电力局领导班子把建章立制、以制治企作为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企业规章制度汇编》、《职工道德规范》、《经济责任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地细化了部门职能、明确了岗位职责。达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制度的效果。
服务优质 和谐发展的中心
“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诚”。电网联接着千家万户,高陵电力局的科学管理促进了发展,产生了效益,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深化优质服务。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兑现着优质服务的承诺,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
高陵电力局从2001年开始,就把“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全员参与的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动态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办理接洽业务方面实行一口对外,实现“只要您打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交给我们办”的服务承诺,实行“一条龙”服务和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内转外不转”的服务措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经营活动方面开展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即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销售到户、服务到户、收费到户、抄表到户;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在报装接电方面按照“三三四”制度(即供电营业所接到申请三天内予以答复;接到施工完毕通知后三天内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四天内予以供电)。在组织施工方面,实行“零点接火”工程和“带电接火”,减少了停电次数,提高了供电质量和效率。
2006年3月份,开展了以“和谐电力,诚信地电”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进千家万户”活动,对323户10kV专变客户及近万户0.4kV客户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场答复客户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切实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对315KVA及以上客户提供24小时一对一的服务,及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在2006年11月份组织的“陕西爱电日”活动中,向广大客户现场展示节能产品二十多款,发放“节电小知识”、“居民用电指南”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有效增强了全县用电客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知识。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没想到这里的电力服务比家乡还要好”!落户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区的中兴公司总经理李笠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高陵县电力优质服务的由衷感慨。中兴公司是高陵县2004年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局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加班加点,现场办公,从勘查设计、报批手续到设备招标、施工监督验收、客户供电,全程协助办理。用真诚的工作、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地方政府和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当了解到通远镇河村,因没有线路无法灌溉村里发展的大棚菜时,电力局主动拿出50多万元,义务出工,架设13公里线路,解决了灌溉问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除此之外,该局还投入30多万元,配合高陵县城乡道路建设,进行电力线路搬迁和改造工作,以增强高陵县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以实际行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年来,共收到基层企业和用户的各类锦旗62面,表扬信和感谢信96封。2005年,高陵县电力局被国家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电力用户满意服务单位”。
人才兴企,和谐发展的保障
高陵县电力局坚持量才用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广泛深入开展创学习型团队活动,着力抓好人事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在科学合理定编定岗定薪定职责改革的基础上,对中层干部、管理生产人员分批全部进行竞聘上岗。彻底打破和消除了干部坐“铁交椅”、职工捧“铁饭碗”、“吃大锅饭”这一困扰企业的老大难历史痼疾,促进了企业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通过多年的实践,高陵县电力局探索创建出一套科学的人事聘用、考核、培训和奖励制度,只要思想品质优秀,工作业绩突出,每一个职工都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003年高陵县电力局全面完成公司化改制和主辅分离,竞聘上岗采取六公布、五公开和试用制,这些措施的实行,增强了职工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有效提升了职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竞争上岗,共选拔出20多名优秀的青年职工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平均年龄为31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人才兴企”的用人思路,为高陵电力造就了一支品德好、作风正、技术精、纪律严的管理队伍。公司化改制后,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法人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并完善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厂务公开制、党员干部警示提醒制、廉政对话制、“五个一”工作制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差旅费、电话费、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及监督办法、大额资金使用及基建项目安排管理和监督等管理办法。
好“炉”出好“钢”。近几年来,高陵县电力局深化和改进服务,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中,高陵县电力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被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西安市安全单位”;2001、2002年连续两年被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高陵县纳税大户”;2003年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4年获得“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电力用户满意服务单位”,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连年被省地电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和“基层工会先进组织”,多次被中共高陵县委、人民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15个基层单位中1个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4个获得“县级青年文明号”。9个供电所全部创建为规范化供电所,1个变电站获得标准化变电站称号。
在打造光明通道的征途中,高陵电力人奋力先行,他们扎根于家乡沃土、在短短的几年间勃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电力系统三个文明建设枝繁叶茂,树立了电力行业的崭新形象,在三秦大地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显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孙莉)
慰问一线职工
勘查施工现场
现场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