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
企盼的目光,正在寻找合适的岗位。
任乐 摄
找活难 希望在
在铜川这座工业化的城市中,由于近几年的产业体制改革让原本很多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人失去了工作,突然之间这里充斥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如此以来,实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成了铜川市总工会工作的一个重点。
每年围绕全省开展的“春风行动”,铜川市总工会都与劳动部门等多家单位联合为举行专场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会。在10日举行的“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会”上,铜川市总工会积极联系了150家招聘单位共提供15000个岗位。
早上招聘会刚一开始,铜川市的就业中心立刻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因为这次来招聘的企业大多是铜川市内的私营、民营企业,这给年龄结构偏大的下岗职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记者随机询问了10个人,竟然发现有9个都是下岗职工,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记者也体味到了这些人找工作的辛酸。
年龄太大没有技术
“你们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从铜川水泥厂下岗的丁师傅和魏师傅一听记者的提问立刻就回答:“哎,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谁要呀。我们就是来看看,明知找不到工作,但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这两位师傅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丁师傅以前在水泥厂做矿山开采,去年也被私人承包的生产线上下岗了,这样的技术几乎在现在已经用不上了。而魏师傅是位司机,但因为自己年龄的原因去很多私营企业找工作都被拒绝了。招聘会刚过了半个小时,记者就发现魏师傅已经从里面出来了,看到记者询问,魏师傅只好无奈的说,“没找到,本来就没想着能找到。”
在开幕式上,领导讲话的空隙记者听到了两位40多岁妇女的对话:“你说咱们下岗工人去哪找工作呀,现在很多工作连大专生都不要呢。我看你也就只能干干保姆,在医院做个看护这样的苦工了。”“那样的工作我不想干。”
我们走不出去了
这场招聘会上,省总工会困难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专门带来了3家南京的企业和2家苏州的劳务公司,希望能给这里带来劳务输出的机会。但在这几家招聘会的展台前记者发现,来打听的人多,但留资料的人却很少。
南京来招人的孙小姐告诉记者,这里的下岗职工比较多,农民工比较少。虽然我们招一线工人对年龄放的很宽,有些熟练的女工只要是45岁以下就可以,但他们大多都因为离不开家,而不愿意出去。其中有一些下岗职工来要资料,希望能让他们的子女出去打工。
记者发现一位年龄在30岁左右的男子,在这个展台前站了好长时间。记者询问他是否想外出务工,他想了想说:“现在我不可能出去了。从企业下岗后我只能在市内找些工作,家里的老人和我住在一起,我还有一个10岁的小孩,离不开了呀。”
工会搭桥服务好
针对下岗职工找工作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铜川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高金福。他告诉记者,下岗职工目前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工会应该与劳动就业部门密切配合,以破产、困难企业为重点,督查下岗职工再就业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中介引导作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发展服务业、私营个体经济和社区岗位开发作为促进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积极向下岗职工推行非全日制就业、钟点工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利用工会的网络优势和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再就业培训。同时我们还应该多举办类似这样的招聘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搭桥服务。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