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13日
北国周末-发现·文轩
02

王蒙:读书要找准两个平衡点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第一,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如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看过多次,但是读不完。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没有读完。

真正读的书一是《红楼梦》,一是《道德经》。

第二,工具书。什么都可以省,工具书不能省,特别是像我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全靠工具书,我不管想一个什么问题都先查《辞源》,查完以后,我的学问立刻就大了。

每一个人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和人生阅历的平衡点。中国有一些人,不读书但是鬼精鬼精,非常聪明,也很干练,甚至很有能耐,比读书读得多的人还能耐。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因为中国的现实不按书本办,书本也不一定按现实写。如果你读得太多了绝对傻。但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还是低水平。不过,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钱钟书就以读书为乐,但这个人绝对聪明,绝对不是傻子。有的偏于务实,读的书有限,但有限的书能够理解出花来,能用出花来。就这几本书陪他一辈子,你就觉着他的学问对他来说就相当够了。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但是你要找自己最佳的。现在书太多了,一年出19万到20万种新书,不要说这些书读不完,读这些书名都读不完。还要寻找一个平衡,即所谓博与专的平衡。这得视个人情况而定。读书与人生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我始终解释不了。

第三,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有一类特别伟大的语言,包括《道德经》里边的那些语言,比如他讲到大道,那意思是在战争当中兵器伤不着他,到了水里水淹不了,到火里火烧不了。看这个你要一较劲,就这一段你能较三年,头发白了都不能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审美的理想,没有可操作性。

我看书,有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知识,有的是为了融会贯通。我既相信自然流淌,也相信一种驱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