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专题 历史性的跨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本版导读

北国周末-专题
04

历史性的跨越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发展纪实

文/王峰 李学敏 图/王朝旭

陕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贾福清(右)和党组书记李长安喜捧“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6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电力公司坚持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三新”战略,大力推行“二保”服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能保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取得了业绩考核全国第八、西北第一,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抓生产保安全确保全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公司上下立足长远、夯实基础,战雷害斗酷暑、战严寒斗覆冰、战大雾防雾闪,狠抓消灭缺陷、消灭违章,加强电网二次设备管理,加强生产与基建的协调配合,强化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生产检修、消缺工作量同比增长30%,电网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编制陕西电网反事故预案,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迅速正确地处理了“8.03”韩城电厂全停事故对电网的威胁,电网经受了迎峰度夏大负荷考验;及时启动全网应急预案,抗大雾保供电取得圆满胜利,确保全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全年圆满完成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延安、清明黄帝陵祭祖、盛典西安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抓规划谋发展电网建设承蒙经济社会发展有力

主动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同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十一五”电网发展会谈纪要,与10个地市政府进行电网发展会谈,建立三级电力运行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发挥作用,初步形成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电力的良好局面。完成《陕南水电群送出规划》等12项电网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为省政府理清全省电网发展框架和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投资增长70%,超额完成里程碑计划和任务指标,电网建设开工、完工规模位于西北之首,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标杆单位。建成投产330千伏变电容量279万千伏安、线路592公里,投产110千伏变电容量243.35万千伏安、线路1224.6公里,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推进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强化细节管理,坚持勤俭办企业,合理调配内部资源,深化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强化经济调度,充分发挥资源整体优势;依法维权,《陕西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草案经省人大会议审议;顺利完成《营业许可证》换发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榆林市及神东矿区营业区问题;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开展资金在线监控和统一运作;“审计工作基础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财务收支审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物资集中规模招标,成立电力交易中心,全年依靠科学管理节约资金4.8亿元,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明显增强,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居创历史最好成绩,售电量44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销售收入193.32亿元,同比增长16.15%;全员劳动生产率14.37万元/人.年,同比增长9.14%。

深化“二保”理念国家电网品牌形象逐步树立

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开展“供电服务年”活动,完成了19个省级、33个市级重点项目供电任务。推进优质服务执行、监督、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一保客户满意,二保政府放心”为代表的10个特色服务先进典型,塑造了良好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公司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位列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所属10个供电单位全部取得各市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公司连续第八年获得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厅局称号,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西北优质服务标杆单位。

陕西爱电日活动启动仪式

“户户通电”工程竣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启动

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三新”战略取得成果显现

提前完成了直管直供地区农村无电户的通电建设任务,累计投资2.13亿元,完成通电户16745户,受益农民51974人,被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全省各界群众称为“爱心工程”、“奉献工程”。全年农网基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县城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全面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完成1个电气化乡、5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统一为农电工办理了“三险”,结束农电工没有劳动保险的历史。建成国家电网公司农电示范窗口22个。

坚持科技引领和支撑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信息化建设成果突出

开展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抵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等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全力推进“SG186”工程的实施,完成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化研究试点等五项科技项目。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法律信息系统、纪检监察管理系统已被同行使用发挥经济效益。全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6项、获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奖1项,《750千伏电气主设备交接试验》项目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

稳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1233人才工程”取得新突破,专家能手队伍日趋完善,公司科技专家、管理专家和技术能手所占比例分别同比提升20、38、14个百分点。本部“四定”实施岗位公开竞聘,初步建立了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启动领导干部三年轮训工程,选派2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机关、赴江苏、下基层挂职锻炼,全员培训率达到99.1%。加强工资总额“双控”管理,确保工资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调动了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

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强化干部管理。全年新提拔任用40岁以下干部42人,建立了325人的后备干部队伍。“四好”领导班子考评优秀率同比上升了5.6个百分点。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讲党课竞赛等纪念建党85周年系列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开展党支部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推行党员承诺制,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公司党组获得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深化反腐倡廉。开展“规范化纪委监察室”创建活动,强化效能监察工作,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良好,年度考评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单位,位列全国第四、西北第一。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各级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有效凝聚员工,激发工作热情。实施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汉中供电局安全文化建设获中电联企业文化成果特等奖,大型花鼓戏《揽月》央视播出获得广泛好评。开展“爱心活动”,建立600万元的爱心基金,开展爱心捐赠,扶贫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举办“电网之情”交响音乐会,优化公司机关及小区后勤服务,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

近期,陕西公司干部职工正在认真领会全省及国家电网公司“两会”精神,把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定措施、抓落实、出实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又好又快地建设一流电网公司、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陕西电网“十一五”规划蓝图绘就一保客户满意 二保政府放心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陕西电网建设投资345亿元,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跨区送电输变电工程和330千伏陕西主网架,其中投资273亿元用于全省33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建设和改造。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陕西电网规划布局,“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陕西建设330千伏、750千伏和1000千伏主网架,建成以750千伏电网满足内需、以1000千伏点对网实现外送的电力新格局,把陕西电网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坚强、容量充裕、运行灵活、高效低耗、安全可靠的一流电网。

到“十一五”末,全省将新增1000千伏线路120公里,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增750千伏线路422公里,变电容量360万千伏安;新增330千伏线路4000余公里,变电容量1251万千伏安。全省330千伏电网形成“四纵两横三环网”的坚强结构,消除各级电网“卡脖子”问题,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大幅增强,再造一个新的、坚强的陕西电网。

“十一五”期间,将加大陕西城市电网建设力度,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1022万千伏安,新建和改造线路6117公里。规划实施后,2010年陕西110千伏电网容载比将达到1.95,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西安、咸阳、延安纳入全国电网改造重点城市,分别投资89亿元、19亿元、18亿元建设坚强电网;将陕西凤县、户县纳入全国14个科技示范县中。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电力公司投入118亿元,新建和改造110千伏输变电工程282项,新增和改造变电容量10723兆伏安,新建和改造线路7204公里。届时,陕西省电力公司直管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县城将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90%以上的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80%以上的县城10千伏环网供电,将形成以110千伏、35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网络可靠、布局合理、装备实用先进、管理科学、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安全、经济、可靠的农村电网,为建设陕西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到2020年,陕西电网装机容量将达到5880万千瓦,电力、电量较2010年将翻一番;外送电将达到全省电力的40%。届时,陕西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省。

陕北榆林电网支撑跨越发展

按照陕北跨越发展的要求,适应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定位,重点规划榆林电网,计划投资50亿元,新建33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30座、线路3300公里。积极开展750千伏电网规划向陕北延伸的可行性研究,以满足项目建设对电力的需求,满足榆林各新建发电厂上网需求,满足陕北电力外送的需求。在榆林北部负荷密集区形成府谷—神木—大保档—榆林—榆林南—锦界—府谷330千伏双环网。

关中负荷中心服务率先发展

按照关中率先发展的要求,实施西咸电网一体化规划,重点加大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城市居民户表改造,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支持力度,适应关中地区的发展定位。在关中负荷中心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330千伏双环网架,东部形成以西安市为中心,供电范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部分地区在内的330千伏双环网,即形成渭南—北郊—西北郊—沣河—庄头—西南郊—南郊—东郊的330千伏双环网,东部外围的大型发电厂均以2—3回330千伏线路接入;关中西部电网作为与陕南电网水火补偿调节的重要通道,形成宝二—雍城—大杨—庄头—段家—马营的另一330千伏双环网。

陕南电网满足突破发展

按照服务陕南突破发展的要求,服务陕南水电开发,编制了陕南水电送出电网规划,计划投资12.5亿元,建设相应的33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确保陕南水电开发电力送出的需要。建成马营—汉中二回、柞水—张村及安康—喜河—汉中—勉县—略阳330千伏线路,形成陕南电网横向联系和陕南至关中5回线路三条通道。

二保优质服务到现场

高温保电巡视设备

2007年陕西电网15站16线重点建设目标确定

2007年,计划投产330千伏重点电网工程“12站、14线”,投产新建变电站6座、扩建变电站6座、主变16台408万千伏安;投产330千伏线路14条1015公里。其中,330千伏西安东郊、东南郊输变电工程将满足西安地区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形成关中中部双环网。330千伏韩城、泾河、彬县、府谷输变电工程、略阳电厂技改送出及330千伏勉县输变电工程,将改善所在地区电网330千伏主网架结构,解决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低的问题,满足煤炭、化工、钢铁等工业负荷发展的需要,并满足韩城一、二电厂、清水川电厂、略阳电厂送出。

同时根据全省电源发展建设趋势,力争将750千伏电网规划延伸至陕北,努力形成全省统一的超高压电网。加快750千伏渭南变、乾县—宝鸡750千伏线路等输变电工程的可研工作,全面启动全省750千伏电网建设,满足全省电力内需外送的要求。

建设中的西安电网

电力职工检修生产设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