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生产一线的“排头兵”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王小艳干部、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还被评为省纺总公司“青年突击手”、“五一巾帼标兵”。她就是刚刚被评为省劳模的西北二棉集团公司化纺车间丙班捻线值车工——王小艳。
1999年7月,刚满十八岁的王小艳从咸阳纺织工业学校毕业,走进西北二棉,当了一名普通的值车工。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她虚心向师傅请教,认真领会技术要领,下班后仔细琢磨每一个操作动作,苦练操作技术。由于个子矮、机台高,常常可以看见她踮着脚尖操作,经常被掉下来的筒子砸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工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和不懈的努力,在三个月后的实习评定中,她的操作技术达到了优一级水平,在同来的姐妹当中第一个单独顶岗。
去年夏天,车间试纺彩棉系列产品,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断头多,机台个个成了“拦路虎”,工作既脏又累,产量、质量指标均难以完成。王小艳主动请缨,她每天提前半小时进岗,检查设备运行、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心中一盘棋,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经过不断的实际操作,终于驯服了“拦路虎”,各班都按照她的经验操作,产量、质量指标均圆满达到,她改进的操作方法被车间命名为“小艳经验”,并加以推广。
精心接好每一个头,纺好每一支纱,换好每一个筒子,把别人不放在眼里的分分秒秒都用在工作中。工作7年来,王小艳换了上百万个筒子,没有出现一次质量事故,为了保证质量,她总是不停地巡回,每一个班几乎都比别人多走十几里路。2006年她利用业余时间,支援其他班替班工作,为生产排忧解难,纺纱5万多支,重达7500多公斤。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不断提高自己操作水平的同时,王小艳还经常帮助技术差的新工,和青工结成帮教对子,不厌其烦地为她们纠正每一个细小动作,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要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在轮班中形成了“学先进、帮后进、练技术、比风格”的良好氛围。大家都赞誉她是生产一线的“排头兵”、小组工作的“领头雁”。
作为轮班团支部书记,王小艳时时处处把职工的冷暖记在心上。新工分到轮班,她帮忙整理房间、准备生活用品;哪位职工病了,下班后她上门看望;每逢组员或团员家中有婚丧嫁娶之事,她总是跑前跑后,热心相助;她认真了解青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向组织汇报;她提出的给单身宿舍安装插座和配备电视机房丰富单身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议,被公司采纳。王小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团支部书记,给予职工帮助,就能使职工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杨运 黄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