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企万亿利润明年可望分红
专家建议惠及普通百姓
国企不分红的历史将终结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即将开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地方试行的时间、范围和步骤由各地政府决定。这也表明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一位国企专家解释道,按照通俗的说法,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的是政府针对国有企业经营性收支的计划,即政府作为股东,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和进行再分配。
从内容来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收入来源一方面是多元化企业的分红,国有独资公司将上缴一部分利润;另一个可能来源就是对于不重要的企业,国资委可以把股权卖出去。支出,一是对重要企业“要保”,补充资本金;二是解决一些困难企业的退出成本。
计划可能明年首季获批
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在理论上处于破产状态以及其他一些历史遗留原因,我国自1994年起停止了向国有企业征收红利。但随着近几年一些利润丰厚的垄断国企又面临舆论的激烈质疑,中央开始将国企分红纳入议事日程。
国有企业12年不分红的历史或许将在明年终结。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国有工业企业可能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支付红利。
李荣融表示:“我们预期,这些文件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得到批准。”他同时补充说,在头两年,这些红利应该用于完成企业的改革重组,其次,将投资于企业的弱势领域,比如研发领域。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日前透露,今年年底我国中央企业税后利润将实现7000多亿,加上地方企业利润3000多亿,今年国有企业税后利润有望突破1万亿元。
专家:应让普通百姓分享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国企分红最重要的是必须让钱分到个人手里,将这部分红利通过“减税”等途径惠及民众,让普通百姓分享到国企分红成果。
国企改制问题专家、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表示,国企上缴红利的投向首先应该是资金缺口巨大的义务教育领域,其中应重点投入农村的义务教育;其次则是公共医疗卫生领域,重点是给予弱势群体支持;然后是用于新农村建设。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国资收益至少应该填充全民社保等账户。
链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指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行为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总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